《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是由国家一级作家霍达先生所著的一篇长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发生在不同时代,但却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霍达先生也凭着这部作品,在1991年,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爱人如玉文中最让人悲悯和无奈的,便是主角“玉王”——韩子奇
为“玉”成痴
曾是孤儿的他,原来跟随着一老者前往“克尔白”即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朝拜。路上暂休在玉匠梁亦清家中,因缘际会,最后成为梁师傅视如己出的弟子。
故事中他对玉真可谓成魔成痴。
凭借自己的手艺和胆识,韩子奇让因为失去梁师傅这根顶梁柱的梁家重振旧业,声名鹊起。
他的玉收藏,对他而言更甚至性命。在风生水起的辉煌岁月,他珍藏了无数玉石瑰宝,耗巨资在“博雅”苑展列珍品,图的无非是风光荣耀。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前,将自己所有珍贵的玉器收藏运往国外,即使抛下妻子孩子不顾。而回国后,也是冒着批斗查封的风险,将所有宝贝藏于家中。所有颠沛流离,患得患失,战战兢兢,最终还是躲不过,回国后在文化革命时期被清空,留下他一副病朽的躯体。
“爱”成遗憾
对于爱,韩子奇,跟许多人一样,一开始时,并不清楚她的模样,错把亲情恩情当爱情,跟师傅的大女儿壁君结为夫妻。一次命运的捉弄,让韩子奇与小姨冰月在国外结合,相知相惜,并有了可爱动人的女儿新月。外国与母女的生活,让韩子奇认识到什么才是爱。
可回到国内,发现旧家庭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妻离子散”,随之而来的是在爱与社会尊严的选择。他无法为爱痴狂,最终只能成为逝去前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他的新月因为类风湿性心脏病而在美好的年华离开;他的冰月在他临终前也无法与他相见。
爱恋如玉,晶莹剔透。
可玉延绵百年,但人之芳华有限,我们可以做的,在爱属于我们的时候,好好地护着和品着,当她离开时,我们也不会有所遗憾,因为所有的爱都不可以被永远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