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橙星,一个秉承终身成长的追星人~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的关注和点赞。
越发感觉,孩子和父母是在渐行渐远中互相羁绊和挂念。
自从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除了周末或节假日之外,我便很少回家~
也基本是在家里有什么事时才会和父母视频或者通话,平时基本没有太多的联系~
有时也惭愧,去父母家六七站的公交大概20多分钟的时间,可见面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
不是不想念,只是内心常常会惶恐于父母之间的见面,会担忧没话找话的尴尬,会害怕突如其来的冲突~
原生家庭于自己而言,有时是沉重不愿提及的负担,有时是苦难中伴有温柔的照拂。
比起姐姐和弟弟,从大学还没毕业到现在,遇到所有事我都一个人处理,几乎从里不会问父母的意见或者寻求他们的帮助,包括工作或者婚姻,从来都是自己做主。
这种过分的独立,也让我默认与父母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尽可能少的给他们添麻烦。
现在结完婚,这种意识再次萌芽,我也觉得先顾好自己的小家才有能力顾及大家。
自己过得岌岌可危,又怎能拿出能力和孝心去照顾父母呢?
看到新闻有很多评论说孩子不照顾父母,不孝顺父母的,但未经他人苦 ,莫劝他人善。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尤其人到中年,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摧残下,很难做到忠孝两全。
圆桌派有一集,窦文涛说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也不能完全认为是一句贬义的话,它这个里边也有很多不得已。”
确实如此,比如有一对老夫老妻八十多岁了,半夜老夫上厕所摔在地上,没有办法打电话向儿女求援,打儿子电话。
儿子说,这个说有点冷,他说妈你把被子拉下来,盖在爸身上。
给女儿打电话,女儿说,那我爸肯定很凉,把褥子拿出来,铺在身子底下。天亮了我们俩就过去。
看到这,大家都会认为,这儿女太坏了,可问题是这俩子女都不在当地,不在这座城市里,他们能做的就是这些,他没有办法,只好让老头一直躺到天亮。
天亮以后才会有交通工具,他们才会往这边奔,这件事虽然听着很不人道。可在不人道、不孝道的这个情况下,能采取的只有这样的一个救急措施。
这里面有太多的不得已。
所以,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我们和父母注定会渐行渐远,父母在东头我们在西头,父母望着我们,我们望着父母,中间隔着不是山海的山海。
写在最后:
百善孝为先,可孝不单纯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他们着想了什么?
也不是你付出的什么而是你得到了什么?
试着释怀和包容与父母的关系,万万全全的用真心交付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