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看似焦虑,你是真焦虑,你们一家三口都是真焦虑。
当然,读初二的孩子反射的主要是父母的情绪,父母焦虑,她也焦虑。
父母找到方法不焦虑了,孩子也能平静下来。
01
两代关系也许是人伦关系中最为期许最为焦虑的。
之所以如此复杂,因为父母可以从子女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
另一方面又在子女身上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
随着中高考一天天的逼近,老师们开始频繁地在朋友圈刷起“誓师大会”。
前几天的两会关于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各路网友和专家也吵得不可开交。
在内卷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焦虑与紧张。
现在在培训机构的清北名师,不敢说各个年薪百万,但绝大多数都远在前面说的15000平均线之上。
尤其是这几年中小学搞形式主义的减负,小学下午3点就放学,家长焦虑孩子在竞争中落伍,心甘情愿地掏钱,这个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大。
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做「拔苗助长」,父母强烈的焦虑推动孩子做超出他们年龄段和心理思维发展水平的事情。
比如有的父母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四年级的奥数比赛。
要知道这容易给孩子带来焦虑和挫败,对自恋和自我价值是一种比较大的伤害,也难以帮助孩子正确地看到自己的价值。
希望媒体不要再推送,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存下六位数存款、大学毕业三年终于在北上深买房、大学毕业五年终于实现初步财务自由……
刚成为小学生的圆圆不但座位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角落,班上圆圆还成为没入选的之二。
圆圆妈妈说:“我和她爸都是985毕业,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很崩溃。”
通过与老师沟通,圆圆也成了班干部,圆圆妈妈心里才轻松了。
除了创造焦虑以外,我觉得很难有激励到谁。
02.
当个人价值、事业发展、家庭关系、生命延续等种种复杂问题交织在一起时,人会在外界焦虑的裹挟下,因为所谓的「倒计时」而妥协。
社交焦虑(社恐),其实就是一想到和人打交道(所谓“社会威胁”)就会产生的一系列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心跳加速、出汗)、认知反应(想到社交里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情绪反应(好痛苦、想躲起来……)以及行为反应(退缩,降低存在感)。
朋友开玩笑,周围好多人都有理财的焦虑。
不过呢,不理财,财慢慢没了;理财,财可能很快没了。
image每做一件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会怎样看。
人生中几乎有一半的麻烦与困扰,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行动结果的焦虑上。
我们内心的浮躁与焦虑,是我们期待自己完成却未如期完成的那些事的后遗症。
焦虑就像一层大雾,被它吞没时,人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这时无法对外在客观现实、危险情境和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
03
不仅仅是年轻人,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必将处在各种焦虑之下。
比如死亡焦虑、患有某种疾病的焦虑、分离焦虑、考试焦虑、性焦虑等等,
这是一种会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情绪,焦虑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一焦虑就容易被割韭菜,各种健身房、健身课程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跟你讲解《人体科学和营养学视野下的健身之道》,归结起来其实就四个字:办卡、买课
35岁担心无人要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一种焦虑了。
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少——要么晋升成为管理者,要么辞职,非领导岗位很难容忍35岁以上的员工存在。
04
房子并没有太贵,只是正常的贵。
与其焦虑,抱怨房价太高,不如改变自己,刨钱去。
话说「心静自然凉」,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但可以帮我们对抗炎热的夏季,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进入工作、学习的状态。
不仅如此,保持平静还可以帮你更好地面对失眠、焦虑等问题。
image20岁有20岁的经济模式,35岁有35岁的,不必试图去跨越它。
人可以放松适当放松一些。
被焦虑充满的努力,常常是在事情表面上拼命努力,结果抓不住本质。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好比一个是跳远选手一个是举重选手,有啥可比的,不同赛道上的人,根本毫无可比性。
按自己的节奏,过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节奏,适度冒险,过有创造力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