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读《红楼梦》,偶有不懂之处也到处查找资料,也看了些周边书籍。越来越感觉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也并非只在文字作品上,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皆是如此。
通常人们认为欣赏的前提是了解,了解越深越有助于欣赏,我倒不这么看。基本的了解自然是必要的,不理解歌词,很难欣赏一首歌曲,不识得画中之物,也很难欣赏一幅画。但真正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往往不是音乐家,真正懂得欣赏绘画的人,也往往不是画家。
当我心情惆怅的时候,恰好听到一首缠绵悱恻的曲子,我不需要清楚它是什么曲调、什么节拍,甚至不需要了解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但我知道自己在欣赏它,甚至将它作为了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作曲家也听到了这首曲子,这曲子的细节瞬间转化成了技术性的信息,反而影响欣赏本身。当然作曲家和常人相比,在欣赏音乐上会有天赋,也会注意到那些常人关注不到的细节,但就像美食家经常去品尝各路美食,最后品出来的又有多少滋味呢。
但音乐作品又和文学作品有所不同。我们更能容忍不同人对同一首歌不同的感受和评价,也很少争论某一句歌词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但到文学作品上,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作者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巨作,经常有人揣度作者每一句话的含义,并因为意见有分歧而吵闹。
我想起语文试卷的阅读题经常有类似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将几乎所有的焦点集中在文章或者作者本人身上,而不是读者身上。难道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你是怎么理解文中这句话的?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感受?你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这篇文章?”但一旦如此,问题的答案就不唯一了,这会给阅卷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可取。当然我的重点不再这里,我想说的是,做语文试卷的阅读题,甚至读语文课本的文章,基本都算不得欣赏,而是推理。欣赏和推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者答案,而后者有。
我并不是说推理不可取,很多文学作品恰是用来推理的,比如悬疑小说。《红楼梦》自然也可以用来推理,其乐无穷,但欣赏却是另外的一个过程。我喜欢欣赏《红楼梦》,却不喜欢推理。我对作者为什么写某句话不甚感兴趣,因为对任何一句话,我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可能和作者的原意有出入,但这也正是欣赏的美妙,欣赏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我又想起曾经出现在语文试卷上的一篇文章。文中的父亲听了几十年的《送别》,一直听成“长城外,古道边”,因为自己曾经住在长城外,每次听时都感慨颇深,直到某天儿子指歌词给他说是“长亭外”。但这里是“长城”还是“长亭”真的重要吗,听作“长城”时感慨万千,知是“长亭”后顿感无味。不知将这篇文章选入考题的老师,是否也为对错和欣赏无关而感慨呢。
有时我读一篇文章时,开始时按自己的理解感觉美妙无比,看到后边才发现原来是误解了作者而顿感无味。但我想真正会欣赏文章的人,仍然不会放弃自己之前的想法,即使它并不是作者的意图,尽管是“错”的。甚至可以只取文章的前一部分,自己续后半部分,只因为不喜欢作者安排的那个结局。这才是欣赏文学作品,而不是推理文学作品。
对《红楼梦》,我的态度也是一样的。《红楼梦》之美除了在已流传下来的文字,还在于它恰好是不完整的。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整,更多人对它感兴趣,很多人为红楼不全遗憾,我却为此高兴。一个已完成的文学作品是死的,即使它很精彩,但很少有人会狗尾续貂,或者砍掉一截然后替换成自己的文字。但可以想到,即使是百年之后,依然会有人续《红楼梦》。只有这样一部残缺的作品,才可能在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持续地保持活力,这活力是对它理解不同的人所注入的。
我不希望《红楼梦》的谜团全部被破解,幸运的是现在看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可以料到,一旦人们公认《红楼梦》再无秘密,对结局也再无分歧,《红楼梦》也就死了。人们依然会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名著,但更多的是将其束之高阁,偶尔读之,却很难迷之。借《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人对欣赏文学作品的态度,对是重于美的。很多人乐于争论一句话是这个含义还是那个含义,或逻辑推理,或寻找证据,却无法真的静下心来欣赏这句话。
昨天晚上我出去散步时不理解《红楼梦》中某个情节,上网查了几篇文章也还感觉逻辑不通,正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而潸然泪下,我竟说不出是因为什么。今天我再回想之前的疑问,便觉柳暗花明。作者的思路很难猜测清楚,文字也有遗失,但又何必被其束缚。即使我的理解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看着“长亭外”的歌词,却硬要听作“长城外”,有何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