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截至公历二〇二〇〇四一四,锦言手札系列、诗词赏读文章已在竹里舍更新77篇。写到50篇时,个人意识到内容质量需要提升,于是着手加入个人体验,对照古今、对照人我来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解读,以此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然后,在昨日偶然间翻阅自己所写内容间,恍然发现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门槛真是劝退,语言不够通俗易懂,这对有志想要实现大雅通俗的我而言,登时一个激灵,犹如当头棒喝。
而早已有开设诗词物语版块意图的我,想着应进一步调整。故事是人人都喜欢的,对想做内容的人来说,不可忽略、不可偷懒。也曾写过一些故事,然而由于种种暂被搁置。那就从今天起,寻找一些诗词作品,用来写成故事,给我们看。
以诗词为引,写人间故事。
当然,原有诗词赏读版块也会继续进行创作,个人将会逐渐实现语言上的准确自然,使之通俗易懂,至于风格,则还是在探索形成当中。不过以后,赏读和物语会交错更新,希望能够带给我们好的收获。

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
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
相顾怜无声。
物语
帝都长安一如既往热闹得很,它的繁华似乎从未变过,但对送别的兄弟而言,周遭一切仿佛都和自己没关系。
二哥这一去便是关山险阻,前路迢迢,从此分别两地,难以相见。想说些珍重道别的话,却不知要从何说起。
兄弟二人走在出长安的路上,道上人潮熙攘,花柳簇拥,风光依旧。若是不分离又该多好。卢照邻想。
二哥也是默然,心中千头万绪,来长安已有一段时日,如今终究是到了动身去蜀地的时候。唉,这一去山高水远,也不知今后再与升之(卢照邻字)见面又是何时何地?
就此别离。
相顾无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兄弟情谊不言自明。只是作为男子,又怎么会执手凝噎、泣涕零如雨呢?多不过道一声珍重。
二哥走了。
这一路去,长安入蜀,须经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剑门关,风餐露宿、颠簸跋涉,只望他能保重身体,到了蜀地给我寄封信来,也好让人知他平安,才好放心得下。

二〇〇四一五
文字来于原创
配图源自花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