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作者:贺赫男
学校: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联系方式:电话:18779946524
QQ:1544788754
青春的正确划分是否应该从学生时代算起?我一直把自己青春最初的时光定义在我的高中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文理分科的高二以后。
数理化是高智商学生的选择,那些定义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与运算对于头脑简单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文科简单的死记硬背基本属于体力劳动,所以智商低能的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它。
虽然读的是文科,但是那该死的数学还像牛皮糖一样粘在必考的科目里。数学数学,一个头两个大的学科,一直都是我的弱项。
高三各种考试轮番轰炸,坐在我前面的男生数学成绩不错,离我又最近,于是我总是想方设法从他那里“借鉴”。有一次考试,前一天我就用一根冰棍跟他打好了招呼:数学试卷做完后故意的他往旁边移一下身,让我瞄一眼,好让我多考几分。考试时等我做完自己会做的剩下一些不会做的,就靠他了。 瞅着时间,也看他差不多做完了在检查试卷的样子。于是我用笔捅了他后背,他居然把椅子往前挪了挪,尽量把身体移到我够不着的地方去。
这个背信弃义的家伙!考完试了我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看(已气炸)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为我好!为我好你事先别答应我别接受我的贿赂呀!公然和他翻了脸,他和我说话我也爱理不理的。
如今的他离我非常遥远,我们是QQ好友微信好友,除了开始扯过几句后来再也没有聊过天,彼此安安静静的待在对方的通讯录里。
高三的下学期,离高考越来越近,一方面班上的学习气氛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分别也让大家都有依依惜别之意,于是都买来日记本,互相在日记本上贴上照片写上留言。几乎每个同学都拿自己的毕业大头照底片去照相馆洗了几十张照片,一一贴在别人的留言本上,几乎每个同学都收集到了班上其他同学的照片。那珍贵的留言本,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存着?那些人那些事,再也不会重来一次了。
班上五十多个人里,居然后来产生了几对情侣,不知道毕业后还有没有在一起,会不会结婚!
高三那年和我同桌的女生名叫尹素雅,非常腼腆的女孩,长长的头发,和人说话时总喜欢用手在脸上拨弄自己的头发。尹素雅是外地回来的,她只会说普通话不懂方言,所以她经常要我教她说永新土话,我总喜欢恶作剧地教她说一些骂人的昵语:古拉死仔、死雨、蠢银、包银、龙松尼,等等。她一本正经地学会这些词汇。我就在旁边哈哈大笑,还鼓舞叫跟对着别人讲。
高考是安排在六月份,高考过后流火的季节,我们有的为了前程,有的为了生活,各奔东西。当初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少男少女们,有的在大学继续学习、有的已在职场上打拼了。
青春是一场盛宴,遗憾的是它在我还没品出滋味时就悄悄地散了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