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浪迹》:为了电影的旅行

《浪迹》:为了电影的旅行

作者: 4b2beda060ba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1:45 被阅读59次

    1

    以前空气好的时候,偶尔也会步行上下班。一个夏日的黄昏,刚下过一场雷阵雨,地上到处湿漉漉的,路过三中门前,蓦然看到一排白杨树上,有无数只眼睛,有大眼,有小眼,有单眼皮,有双眼皮,有男人,有女人……雨后的树也湿漉漉的,有的眼睛像在流着泪。看得我惊骇不已,以为发现了新大陆,以为每棵树上都住了无数个精灵。

    其实,那只是被修剪掉的树枝留在树干上的疤痕,树皮炸裂的纹路,树木生长的痕迹而已。

    在木卫二的新书《浪迹》里读到写白桦林的那一段。就想起三中门前,我看到过的树。后来每次路过三中,都会刻意地去寻找那些树上的眼。

    有这样细微观察力的人,大概在某些层面上是相通的吧。至少,我是被这种有现场即视感的文字触动了。

    你打量着白桦树,看得到翻卷而起的树皮,像片羽,似薄翼,在阳光下发亮。白桦树上有无数只眼睛,都好奇地看着你。一旦你认真观察起来,有的是杏眼,有的是桃花眼,栩栩如生,不禁产生错觉,这片林子,该不会向其着许多灵媒吧。

    以为《浪迹》是一本游记,读了三五篇才意识到,看上去是游记,其实是在写电影啊,是为了电影的旅行。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电影与旅行。

    于是,边读书,边在电脑上打开一个WORD文档,记下他文章里提到的影片名字。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这本书里,提到的各种类型的159部电影。

    2

    称“木卫二”为老师,有点攀附,他未必同意,也未必会知道。山东人,特别是济南人是习惯称呼别人为老师的,代替了同志、师傅、大哥、大姐、大姨、大叔、小姐等称谓,对任何人,统称“老师”,总不会叫错。当年在济南上学时,就对此印象深刻,感慨良多。

    称他为老师,其实也不为过。在豆瓣读过很多篇他的影评,也算文字之师了。上月去青岛的前一天,恰好看到豆瓣消息,他在栈桥书店有个读者见面会。下午两点前打车到书店,见面会还没开始,买了本《浪迹》找个座位坐下,听到有个年轻读者问他旁边的人:木卫二是男的还是女的?听交谈好像是青岛哪个大学影视专业的学生。

    在号称最美书店的青岛栈桥书店,像学生一样,在台下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主持人是个笑眯眯看上去就很温良的女孩子,跟木卫二是潮州老乡。提问环节,有个读者问他影评的写作技巧,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开始的时候,可以写观后感。写观后感就好了。

    只这一句,就让我觉得很受用,我看电影,偶尔也会写点文字,记录所感所想,自知算不上影评。他这样一讲,茅塞顿开,所以称他为老师真的也不算牵强。

    我有时给出版社写书评。这一篇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书评,对木卫二老师说的话,我举一反三,觉得可以写成读后感,于是就没有什么压力。何况,给一个影评人的书写书评,简直太班门弄斧啊。所幸老师有言在先。

    木卫二是1610年被伽利略发现的卫星。媒体上对作为影评人木卫二的介绍中是这样写的:生于南方,现在北方,一颗天上的星体,一个爱看电影的人。我猜测这个笔名(网名)的由来,除了天上的星体,应该跟电影有关,Movie。

    3

    80后的木卫二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专业。因为热爱电影,“十二年来只有一个职业,影评人”。所谓“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一个人,用十多年的时间看电影、写影评,且“精于此道,以此为生”,成为金马奖评委、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只能说明,他对电影,是真正的热爱啊。

    我觉得一本游记写得好,能令到读者对远方心向往之,对曾经游历的地方,生出许多回忆。《浪迹》写了23个“电影的故乡”,从他的家乡福建永春出发,到台湾高雄结语,从南方启程,游历大半个中国,又回到南方,也许是以游历的时间为轴线,也许不是,只觉得每个中国人,不管生于南方还是北方,不管走了多远,都想回到故乡,或者魂牵梦绕是故乡。

    《浪迹》里提到的很多地方,我还不曾去过,潮州,凯里,平遥,令我有说走就走的冲动; 书里提到的159部(不完全统计)电影,我看过的大概不超过三分之一。我喜欢读影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追随影评人看电影,这本书对我的另一个作用是,按图索骥去找影片来看,享受将来闲暇的时光。是享受,不是打发。

    那天,栈桥书店的读者见面会结束,是签售环节。那是我人生第二次让作者签名,上一次是20多年前,在人民会堂,我拿了一本《轮椅上的梦》,等张海迪签名,那本书后来捐给了费县的一所小学。忽然记起,那次捐书活动的发起人是韩浩月,他也算是个影评人吧。木卫二老师扉页上签了名,又加了一句:多看好电影!

    他在这本书里写到:“选择读书、看电影、出外旅行,源于对人类的生命和生活的世界还有着无穷尽的困惑、好奇和求知欲。

    杨德昌在电影《一一》中借胖子的口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木卫二的上一本书于两年前出版,书名即是《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多看好电影,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别人的人生,也会看到自己的人生,相当于延长了三倍的生命。我信。

    4

    木卫二是很儒雅的一个人,好像还有些害羞。一个名字在天上,心怀浪迹天涯梦想的人,能写出这样细腻的文字,除了文学的文艺的情怀,大概是因为内心的纯净吧。

    《浪迹》读到最后,《看见台湾》一章,不自觉地想起蒋勋写的《少年台湾》,也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个的地名,就觉得木卫二的精神气质,跟蒋勋有相似之处。大概,福建跟台湾毗邻,一方水土的养育之外,是文化底蕴的一脉相承吧。

    所以有这种湿润的景物描写:

    “村子充斥着温润朴实、田园牧歌般的水乡氛围。山上有巨石,村口有古树。古厝低矮,耕田延绵,望不到边。尽头处,好似有薄雾与炊烟,年年月月日日处事,如定格的照片,瞬间不会改变。”

    我近来也常常是骑共享单车出行。

    共享单车的最大意义,不在共享,不在免费,也不是消灭了“偷”,而是让自行车这样事物,重新回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些日子每每骑上共享单车,都莫名想到这一句。

    与朋友一家三口,石头城周末游。日暖风微,山石有鬼脸,绿树林透着清幽。我提前看到了人生未来的下午,历历在目。

    我相信有如此细腻心思和情感的男子,该是很温柔善良的人。他说,“我撞见南京,就像第一次被对象正式介绍给她的好朋友,心里忐忑,脸上又试图大方。”我觉得他有些害羞,大概除了栈桥书店的一面之缘,还因为这样的文字吧。

    对了,大概影评人的画面感比较好吧。《浪迹》这本书里的插图照片,全部是他用iphone手机拍摄的,每一幅,我都很喜欢,无论是构图、色彩对比,都对我有启发。除看电影,木卫二说自己“喜欢旅行、拍照”。

    在栈桥书店,他开玩笑说发微信九宫格照片,像“参加朋友圈摄影大赛”,想到自己也常常发九宫格,假装参赛,摄影水平这几年也真的有提升吧。自从开始看这本书,我再拍照片基本上都用正方形取景了。《浪迹——电影与旅行》里的插图,都是中规中矩的正方形。

    这本书我在青岛的几天读了不一半,被女儿带去济南,她读完又快递给了我。手头这本书,也有三地之旅,不负书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浪迹》:为了电影的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n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