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旗渲染了每个藏地旅行者的情结,它是高原上一道最独特的风景。它和玛尼石一起守候着每个垭口,如同飘逸成诗句的萨格尔英雄传奇飘展在天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风马旗的小知识。
这样极有神秘宗教意味的景象只有藏地才能看到,无论行走在藏地何处,总能在山最高处风水极佳的地方看到经幡阵或者经幡塔,也因为颜色鲜艳灿烂,经幡成了摄影爱好者最喜欢拍摄的题材。
风马旗是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的藏族聚居区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克什米尔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成串成串拉挂在亭子和松树间的彩旗,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它们就是风靡藏区的“风马旗”。风马旗不但有着许许多多的宗教含意,还是一片片很有水平的艺术品。
经幡即是风马旗,又称为呢嘛旗、祈祷幡等,或音译为隆达、龙达,因布条上画有风马一只,寓意把祷文藉风马传播各处,故得名“风马旗”。
悬挂的经幡通常五色为一组,数组为一挂。据说风马旗结得越长,挂得越高,运气也就越好,所以山头峡谷之间的风马旗,有的可以长达数百米,在风中发出巨大的声音,为天上的神佛送去人间的祈祷,
常见的风马旗形状有方形、条形和三角形。
经幡颜色分别为:
按照从上到下排列顺序风别为:
蓝色,表示蓝天,代表勇敢机智。
白色,表示白云,代表纯洁善良。
红色,表示火焰,代表兴旺刚猛。
绿色,表示绿水,代表温柔平和。
黄色,表示黄土,代表仁慈博爱。
实际上风马除了这种表现形式,尚有另一种形式,我们称之为“撒隆达”。
之前提到的经幡通常是一种织质品,主要用于悬挂,而现在提到的是印制在纸上,我们为了区别开,汉语里通常用经幡和隆达两种分别称呼,其实在藏语里都是“风马”的意思。
纸印风马片,印在蓝、白、红、绿、黄色纸上。可作为供奉物成组悬挂或张贴于室内外。在佛事的祭祀祈祷以及煨桑祭献时,人们抛撒纸印风马片作为吉祥物,也称“放风马”。随着阵阵升腾的烟雾,风马片扶摇而上,祭祀者伴以祝词:
今日风马升起来,
袅袅升向空中。
没有升起的风马,
请连连升起。
满是吉祥,
风马呦,愿你都升入高空
在新年时,藏族人家会家家户户更换新的经幡以祈求平安顺遂,所以每逢藏历新年前夕,总能看到卖经幡的商人游走在街头售卖五彩经幡。
不论是挂经幡还是撒隆达,风马都是藏族人最信赖的人神之间沟通的通道,大风起兮,风马上的经文一遍遍地传送给天上的神明,虔诚的人们笃定神会感受到我们的祈祷。
风马旗图腾
藏族同胞,无论是过生日,还是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旗。
在圣迹古刹张挂五彩风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和先哲贤圣的崇拜与礼赞;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次,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挂风马旗,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野岭,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风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一定插挂风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祷,祈望五谷丰登。
总之,在藏族同胞看来,风马旗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
不同地区的图案风格
拉萨:因为其区域和宗教寓意,风马旗上的图案显得严谨且富丽,
它们如同一位大家闺秀端坐在布达拉宫附近的药王山上。
日喀则:文字图像多随行就势,有意无意地挣脱规范,显得世俗生活化,形式内容非常灵活,可以说是一个调皮活泼的孩子。
藏东:以康区为代表的风马大片大片回环成阵,最为壮观,色泽鲜艳,视觉冲击力强烈,有着康巴汉子的英武。
藏北:因这地区的风马旗上的内容直接从玛尼石上拓印,会给观者一种张扬洒脱的感受。
总之,风马旗或层层叠叠撑成大伞的经幡塔,或高高竖立成数十米的经柱,又或如旗帜一般飘扬在山顶。无论以哪一种方式,它们都如同一卷史册,记载着祈福人的心愿。
旅游需知
藏族非常看重风马旗,旅游者经过这些地方时可往玛尼堆上添加一些石头,但切记不可乱动和不敬
风马源于一种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对动物魂灵的崇拜而来。最初的风马是直接将羊毛系挂于树枝草丛,如今在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头颅等物。
参观经幡塔或经幡阵时,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会有手镯、帽子、须发或一团羊毛系于风马旗上,是藏族同胞希望能借助其力牵引升腾,而使运气增长,福星跟随,切不可随意取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