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我在「得到」专栏看到Dr.魏《表扬有技巧,如何正确地夸孩子?》一文,深有感触,想起跟孩子相处的一些经历,可那时候还没开始写作,所以也没想过要写点什么。
直到5月19日,我看到了笑来老师专栏的一篇文章叫《我们重新认识了“鼓励”》,才下决心就“鼓励”这一主题写篇文章,可当时手头有几篇文章赶着要写,只好一直拖到了今天。
Dr.魏在文中提出,现在流行表扬孩子,虽然表扬孩子能提高他的自信心,这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但是表扬也要注重方法。如果表扬错了的话,可能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而且不会让孩子成为自觉学习的人。如果夸的方法不对的话,你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还可能妨碍他将来的发展。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在给孩子灌输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怎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起成长型心智呢?Dr.魏认为方法很多,但就表扬来说,主要有三点:第一,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第二,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看到这三点,我深有感触,原来我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无意中运用的就是这种表扬方法,难怪孩子的表现,会让我惊喜不断。
01
多年前有一个机会,我跟朋友的孩子相处了一段时间。那是个七岁的小男孩,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正是特别爱玩的年龄。有一次我带着他去篮球场玩,问他会不会投篮,他说不会。问他想不想学,他不说话。我没说什么,转身自己去投篮,一会就投中了三个球。
这时候,他自己就跑过来跟我说想学投篮。我说好啊!然后教了他一点方法和规则,就让他自己练习,我一直在旁边看着。刚开始的时候,他投的球还不到篮板的一半高度,这时候我就跟他说要用点力,然后每次他投完球,我都会鼓励他说有进步了,再用力点就可以到达篮板的。这样他每次都会加大力度,经过十多次的努力,球终于碰到了篮板,他一下子就信心大增。
这时候我又跟他说,现在用力的同时就得瞄准球篮,这样才能投中。他听完就兴致勃勃去练习,刚开始当然连篮边都碰不到,不过每一次我都会有针对性的鼓励他。比如说往左一点就可以了,或者说往右一点就可以了,每一次都会鼓励他的努力和进步,他坚持练习了十几次,终于投中了一个球。
这时候他高兴得不行,我就过去抱着他说:“你太棒了!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做好的!”从此以后,他就特别喜欢去打篮球了,而且每次都想跟我一起去。我问他为什么不找爸妈一起去?他脱口而出说:“因为你会表扬我呀!”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还有一次,他找我一起玩牌。我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让他背背诗词,于是拿了一副全是李清照诗词的牌来跟他玩,并且说好输了的人就得背诗词。他一开始同意了,可输了两次就不高兴,觉得背诗词是种惩罚,不愿意再背。
我看出问题在哪了,就跟他说换一种玩法,只有赢的人才可以背诗词,输的人就得洗牌。这样一来,他玩得可开心了,每天都找我跟他玩牌。每次一个多小时下来,他能背会好多首诗词,甚至连《凤凰台上忆吹簫》这样长的词,他都能很快背下来。这事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孩子的记忆力这么强大!
02
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从此以后,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都会有意识的去鼓励和表扬。结果发现,这种做法,很容易会赢得孩子的喜欢,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朋友的两个孩子出去玩,姐姐五岁多,弟弟只有三岁,姐弟俩不知为什么吵架了,姐姐哭得一塌糊涂。我先安抚好姐姐,让她不再哭了。然后再找弟弟聊天,问他为什么会打姐姐?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但他承认自己错了。我问他错了该怎么做,他说要向姐姐道歉,我就鼓励他说:“错了没关系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听完他就去跟姐姐道歉了。
姐姐看到弟弟跟自己道歉,感到惊讶的同时,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就趁机跟姐姐聊这件事情,她说自己也有错,然后就跑去跟弟弟道歉,两个人很快就和好了。我想姐弟俩这种吵架,肯定不是第一次,至于最后都怎么解决的,我一开始不知道,接下来的对话却让我明白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手牵着一个孩子,一边走一边聊天。姐姐忽然停下来对我说:“阿姨,我想跟你说句悄悄话!”我说好的,就蹲下来抱着她,她靠近我耳边轻声说:“阿姨,我最喜欢你了!”弟弟听到了也不甘示弱,赶紧在我另一边说:“阿姨,我也最喜欢你了!”
我听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呀?两个孩子居然异口同声说;“你不会打我,也不会骂我。”我继续问:“谁会打骂你们呀?”孩子们说:“妈妈会打我,爸爸会骂我!”我听了马上就明白,以前姐弟俩吵架的解决办法,最终不是打就是骂。
其实孩子是可以讲道理的,但是,父母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很难有足够的耐心。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讲理比打骂更有效,因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喜欢平等的交流。
03
对“我最喜欢你了”这句话,我当时并不以为然,但第二次听到的时候,就深有感触了。
这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客串了一次导游。那天我带着一个二十多人的旅行团,进入一处名人故居,大家都对里面的参观内容非常感兴趣。当然有一个人除外,因为她是位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一进去就哭闹了起来。家长是位爸爸,他很想进去参观,而当时也不需要我作介绍了,所以我主动要求带孩子出去玩。
一个多小时之后,当大家从里面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赢得了这位小女孩的喜欢。上车的时候,她不肯跟爸爸坐,非要跟我坐在一起。到了下一个景点,她也一直跟着我,根本就不理她爸爸了。行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分开了,没想到她突然大声说了一句:“阿姨,我最喜欢你了!”
大家听了这话,都觉得很奇怪,甚至有人问我是怎么把她搞定的。因为团里成员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彼此间很熟悉,也基本都是我的师长。一路游玩下来,大家都知道这个小女孩有点脾气,不是那么容易相处的。其实我真没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以前跟孩子相处得来的两个重要经验:尊重和鼓励。把自己当小孩,陪着她一起玩,一起闹,她自然就把我当成玩伴了。
因为有了这些跟孩子相处的经历,我慢慢变得有了孩子缘。跟我待过的孩子,都喜欢跟我在一起,而喜欢是相互的,我也很喜欢跟孩子在一起。正是有了这种机缘,现在的我,才成了孩子王。每到周末,我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很开心。我也感觉到了孩子们的开心,否则不会每次下课,都不肯走了!
这些年来,我跟孩子相处,一直习惯了鼓励,并不觉得鼓励是件多难的事情。直至那天看到笑来老师的文章,才明白鼓励原来是这个世界的稀缺资源。正是因为我善于鼓励孩子,才会使得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欢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不断鼓励孩子,我自己慢慢变成一个无需他人鼓励的人,而习惯于自己鼓励自己。
学会鼓励别人,自己就会变成了正能量本身。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鼓励是有魔力的,你给孩子小小的鼓励,孩子给你大大的惊喜!
2017/06/13于紫筠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