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素材收集
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作者: 我是KAKA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7:32 被阅读43次

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加入简书一周年之际

一心想发财的人往往一辈子很贫穷;

不计回报的付出往往得到更大的回报。


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成了中国首富;

比尔·盖茨: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他成了世界首富。


福特: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汽车,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谷歌:不做恶(对搜索结果不干预),成为伟大的信息公司。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发财的秘诀,但最终能够发财的人总是极少数。发财有秘诀吗?我认为是没有的。道理很简单,发财人的儿子能守住财富就已经不错了,孙子不败家就是奇迹,古人说得好富不过三代。如果真有什么秘密,富人应该祖祖辈辈子子孙孙永远有钱才对,但这样的例子,我们根本看不到。好在看不到,否则穷人就没日子过了。

发财没什么秘诀,但还是有方法的。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西德)废除了原来的货币体系,发行了新马克代替原来的帝国马克,国家给每个人发了5000新马克,富翁、商人、工人、穷人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一年以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原先的穷人还是穷人,原先的富人又变成了富人,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原来的富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变成富人的,他们有成为富人的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说技能,比如说思维,比如说理念。正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他们再一次成为富人,富人不是偶然出现的,成为富人有其必然的规律。

先不说技能和思维,我要先说理念。只有理念才是根本的,它是思维的前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才能决定有什么样的技能。

几年前买了一本宋新宇博士的书,当看到其中这句话的时候——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我目瞪口呆,其震撼不亚于被拳打脚踢了一顿。

我从小家里很穷,是一种赤贫,九岁之前最大的记忆就是饿,这之后情况虽然有所好转,直到做生意之前穷还是挥之不去的梦魇。毫无疑问我这样的人对金钱充满了渴望,这几乎是每一个来自农村底层人的共同点——穷怕了。做生意我挣过钱后来亏了,然后又挣了钱又亏了,如此反复三次,历史上称之为三起三落(这是大人物的标配?)。说心里话挣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挣了,亏钱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亏了,一句话描述就是挣的不明不白亏的莫名其妙。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宋新宇博士的这句话,一切豁然开朗。原来我一直把对金钱的渴望认为是理想,其实不过是自己的贪欲罢了。

马云没有一心想挣钱,马云的多数产品是免费的,他是一心想帮助更多的商家做生意,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他帮助无数中国人降低了交易成本,寻找新的机会,他成了中国首富。马云刚刚起步的时候也很穷,但他的口号却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最初在他平台上做生意的人很多都比他有钱,但他能帮比他成功得多的人更成功,更不要说帮助普通人成功了。只有无数成功的人才能帮他成为了中国首富,而不是他要成为首富。财富不是你想要得到就能得到的,财富是别人对你认可以后的赠与,一心想发财的人最后都是穷光蛋,因为他总是索取而不是付出。

一心想挣钱的人,其行为逻辑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总想能赚更多,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其思维方式和手段一定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这样的人挣钱越多,对社会的伤害就越大,他们就是这个世界的破坏力量。事实上这些人最终也没有赚到钱,所以说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对他进行阻止。

一心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其行为逻辑把焦点放在做好事情本身,赚钱了就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并不断循环。就像微软从创立到成为世界最好,比尔盖茨每天考虑的事情,并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密切关注系统本身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不断的把它变得更好。要知道最初的windows系统是免费的,盖茨的愿景是每个人的桌面都有一台电脑。每天他考虑的事情总是想方设法的把这个系统变得更好,更简单,能让每一个人很轻松的使用,十几年如一日,最终windows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系统。假如说比尔盖茨想赚更多的钱,完全可以把这个系统卖的很贵,当时没有竞争对手嘛。但他没有,他定的价格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非常轻松的拥有,我觉得这就是最伟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不赚钱,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这个世界就没有天理了。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把事情做好的前提是要做把人做好。讲道理的人这样说,卖鸡汤的人也这样说。不同的是卖鸡汤的人只告诉你一个结果,讲道的人还要告诉你怎么实现。

把人做好的第一步是做一个好人。做好人的理由是:当你有利人的想法的时候,你最可能得到利己的结果!一个员工不计代价地为公司着想,往往带来的是上司的青睐和提拔。相反,一个对自己利益斤斤计较的员工任何老板都很头疼和厌恶。当你仅仅想着自己利益的时候,最可能得不到利己的结果。

一个有社会经历的人同样会有这样生活经验:越分享快乐越多,越是怕吃亏吃亏越重,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只是因为人文科学不发达,没有能够理解很深和总结出背后的原理,但讲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不够清晰,需要悟性很高的人才能理解。比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吃亏是福等等。

再一次有请记住这个社会学定律: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想要发财的人,一定要想清楚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努力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对别人的价值最大化,并持续专注于其中,时间到了财富一定会有。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描述:把事情做好,财富只是其副产品。

能给予的人,才配有收获。


附:

在古代有一个奸商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做了一条”九两秤”,顾客买了他的商品就会短秤10%,所以奸商赚了不少钱。 临死之前他把儿子叫到身旁说:我一辈子辛辛苦苦也没发大财,可能是那条秤没做好,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去做条“八两秤”,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他儿子找到了以前做秤的工匠说:“我的父亲请你给我做一条八两秤!”,那个工匠当年是为生计给他父亲做过“九两秤”,一直心怀愧疚,现在他知道这个主顾是那个奸商的儿子,就给他做了一条“一斤一两秤”,假装是条“八两秤”给了这个儿子,想替老百姓把原来吃过的亏吃回来。 没想到,这儿子拿着”一斤一两 秤”去做生意之后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因为所有的顾客买回东西都多了10%的份量,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他不像他的父亲,经常给顾客加份量呢”。他也因此成了当地富人,因为他的做法太稀缺,所以他拥有 了绝对的竞争优势,制造一个稀缺的资源——口碑。

相关文章

  • 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加入简书一周年之际 一心想发财的人往往一辈子很贫穷; 不计回报的付出往往得...

  • 结果恰恰相反

    多少年过去了,有的人看见了 城市里的鸟还没回来 玫瑰在摊贩的车上怒放 一场大雨过后,望着窗子里的自己 结果可能恰恰...

  • 这不是一个薄情的世界,可我们为何要冷漠地活着?

    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他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

  • 行为背后的意图

    孩子说要订报纸,我是欣然同意。这么好的要求,求之不得。 周六休息,喊上孩子准备到邮局去订报纸。老公...

  • 真爱的发生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 真爱的发生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 《爱的发生》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 真爱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 苑九芬1531:爱的发生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 《真爱的发生》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关心孩子意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意图和你行为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tu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