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2.8:孝之色难,和颜悦色方为真

《论语》2.8:孝之色难,和颜悦色方为真

作者: 尘若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2-08 08:30 被阅读0次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用一个“色难”来回答子夏的问孝,意味深长。色,即脸色、态度,难在何处?难在始终保持和颜悦色,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父母的恭敬与关爱。

孔子接着说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两句话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子女对父母的照顾。有事时,子女替父母操劳;有美食时,先让父母享用。这些行为看似是孝的表现,但孔子却用“曾是以为孝乎”来反问子夏,暗示这些还远远不够。

那么,真正的孝是什么呢?我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更是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怀与尊重。而“色难”正是指这种精神上的孝道难以持久地保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而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与关怀。即使偶尔回家探望,也可能因为心情不佳或琐事缠身而无法做到和颜悦色。然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他们更渴望得到子女的关爱与尊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应该保持一颗孝心,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父母。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色难”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色难”是指子女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愉悦、恭敬的态度非常困难。因为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父母与子女之间又存在着年龄、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很难做到始终如一。但正因为如此,“色难”才成为了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孝顺的重要标准。

《朱子语类》中也提到:“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色难”的内涵。真正的孝子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还要将这种感情外化为和颜悦色的态度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真正的关爱与尊重。

“色难”不仅是对子女的一种要求,更是对父母的一种关爱与尊重。只有真正做到“色难”,才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与关爱。同时,“色难”不仅仅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推广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和颜悦色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友谊,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和谐。

相关文章

  • 给人好脸色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色难”...

  • 孝顺父母其实很简单——“色难”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 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 “色...

  • 色    难

    文/肚子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色”乃和颜悦色之意,“难”意为困难...

  • 解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之(8、9)作者:李府钟

    解读《论语》第二章 《为政》篇之(8、9) 作者:李府钟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 2022论语分享第128篇:和颜悦色虽难,但那才是孝

    【论语原文】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释义】 孔...

  • 《论语》今读:孝道应注重内涵

    论语·为政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 ^-^217(4.8)

    《论语·为政》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孝,孔...

  • 色难

    色难,是指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论语》中说,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撰...

  • 如何解决行孝的"色难"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和颜悦色的行孝确实是很难。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论语》也给...

  • 美嫺读书记

    《论语》子夏问过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色难! 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不摆脸色给父母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2.8:孝之色难,和颜悦色方为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u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