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砍柴挑水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23:54 被阅读87次

    第一部分

    是老天爷让我写这篇文章。

    堂哥一家去旅行,朋友圈晒出在苏州拙政园的照片,我留言“隔壁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去看看吧”。他跟团,没去成,反倒是我,想起自己去过那座博物馆,深深被其白灰色调的简洁之美感染。留言后,又去找了贝聿铭的访谈来看。看完还意犹未尽,又找了另一位普利兹克奖(建筑设计最高奖)获得者王澍的视频。看得很沉醉,大师们对建筑的很多观点都那么理想主义,又不失操作性。有几个典型的观点——

    贝聿铭说:

    *建筑只有经历时间,才能真正反映其美感;

    *设计建筑,必须深入理解当地文化;

    ……

    王澍说:

    *刚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建筑材料非常理解,于是在施工现场呆了8年;

    *对建筑设计教育,中国美院刚开始建立建筑学院时,身为院长的他几乎带了所有课程,

    他找不出其他人能教出他的理念;

    *做南宋御街项目时,他坚持不能拆掉街旁的老建筑,丢了市井感,就没有改造必要了;

    ……

    两位大师的很多话,细细品味,他们是在从不同角度来拆解建筑设计,比如时间、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所用材料、建筑设计教育、市井感对建筑的影响,等等,所有因素统筹组织后形成了建筑设计。

    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拆分研究,弄清每一部分再组合起来,这不就是当代科学最基础的方法吗?

    借助上边建筑设计的案例,对美进行概括:美产生于对事物拆分后各个部分的充分理解以及有效重组各个部分的过程。

    第二部分

    写到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把笔和本子往旁边一扔,拿手机拍了下边这张照片:[if !vml]

    第一次看这些书的时候总是拍大腿,觉得这书写得太好了。可仔细想想,没有一本是我能运用起来的。心理不好受,但还是尝试写下了以下几个名字:

    尝试写写我对他们几个人的总结,居然下笔都难,这难道就是口口声声说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吗?

    把笔和本子拿回来,看到上部分的结尾是:美产生于对事物拆分后各个部分的充分理解以及有效重组各个部分的过程。似乎可以解释的通,我从未对读过的书进行拆分,将各个部分充分理解,也从未将各个部分组装以下形成对某本书或某个人的充分理解。一言以蔽之,从未切身体会到这些书、这些人的观点之美。

    第三部分

    忏悔结束,毕竟我不算太悲观之人。定义出了美,那如何能体验到美呢?不用多言就能想到——能全情投入地去拆分事物,并将各部分有效重组即可。相反,干扰到全情投入的因素,都是破坏美的根源。

    写到这不仅想把纸和笔都扔了,电脑也想扔了。想想毕业几年,极少能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与之对应,干扰因素倒是能总结出很多:

    *deadline——一把双刃剑,既能引领大家朝一个方向努力,又可能通过紧迫感压垮一个人;

    *怕麻烦——calm down,仔细想,一个项目到最后进行得困难重重,大都是前期因为怕麻烦而耍小聪明,最后弄巧成拙。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增加某些材料领导会不会觉得是浪费?这样做估计业主又要开骂了;还是这么做吧,否则审核人又找麻烦……每一次在意,都是对心智的干扰。

    ……

    既然知道干扰因素,就要干掉它们,记住,全情投入,才可能体验到美!

    还好没扔电脑,毕竟我不算个冲动之人,也毕竟还有第四部分要写。

    第四部分

    美作为一个基础概念,适用于所有对所有事物的理解。利用拆分法,拆分生活,最后锁定一间房子来举例:

    *厨房每次用完,及时清洗完碗筷;

    *地面经常拖得干净;

    *衣服在堆成一大堆前就分批洗完;

    *阳台上保持无杂物,敞亮;

    ……

    所有部分我们都弄好,然后再分布好位置,利用好空间,用空气清新剂连接成整体,一间房子,就是美的。

    再往小里想,这篇文章要写完了,发现:

    我在一边吃猪耳朵一边码字,这就是不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u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