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以偏概全的自圆其说,信以为真的重复述说,这个定义实在是太精炼的!
宇宙没有对错,它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因为你总是能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以及相应的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正确性。
同样的东西,你说它是好东西,你有你的理由,说它是坏东西,你也能举出实例证明。
就好象在辩论比赛的时候,正反双方都能证明各自的观点,都能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此去分辨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你说它是对的,还是错的,你都是对的。
在这个自主创造的宇宙,你相信什么,就创造什么。你相信匮乏的故事,你就创造匮乏的实相。
如果那些你很认同的故事,给你带来了很多你不要的实相,则说明这些故事是匮乏的,是让你无法得到所要,并且让你得到不要的。
相反的,当你发现你的人生有很多你不要的面向,则说明你有一些烂故事,你相信这些烂故事,并且常常激活,不断重复述说。你就需要好好觉察,找出你的烂故事。
大部分人的故事都是被渗透的,被催眠的,被复制的,往往都是人云亦云。主要是从别人那里听的次数太多,慢慢就把他人的烂故事复制过来,成为信以为真的故事。
如果这些故事是能让你得到所要的,那就没有问题。可惜大部分被复制过来的故事都是烂故事,因为大部分人本身就有一大堆烂故事,他们也只能给你渗透这些。
他们不是故意的,更不是恶意的,他们只是将自以为好的信念推荐给你,希望你因此得到所要,活得更好。就好象父母将他们认同的信念不断尝试影响我们。
对于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信念强加,要有足够的觉察。很多觉得理所当然的认知,很可能是束缚我们的烂故事。我们需要懂得去辨别!
辨别可以从以下面向进行:
1.通过感觉
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证明你激活了烂故事,想了匮乏的想法。特别是对你很在意的面向,如果感觉不好,就需要停下来,回溯你激活的想法。
感觉越是强烈,说明对你的影响越严重。
2.通过实相
你的实相会告诉你,你常常激活的故事,是烂故事,还是好故事。故事是上游,实相是下游。
上游激活好故事,下游收获好实相。相反的,上游激活烂故事,下游收获烂实相。
如果你常常聚焦在生活中你要的,就会觉得生活是有美好的。当你常常感赏生活,你就越来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当你越来越相信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你相信的,你聚焦,你就越相信,你就越吸引更多你所相信的。
只是大部分人都聚焦在自己不要的,聚焦多了久了,就越来越相信现状是不够多不够好的,然后这就成了你的故事。
很多时候,感觉就成了你的故事。
“好烦啊”,这是很多人常常激活的想法。这代表你抗拒某个现状或实相。讲多讲久了,也就成了一个烂故事。变成“今天好烦啊”“XX好烦啊”。。。。。脱口而出,习以为常!
很庆幸我们跟随紫雨老师学习吸引力法则,懂得一切都是自己所创造,知道只要聚焦想要,就能创造更多想要。
相较于麻瓜,我们知道接纳不要,聚焦所要。懂得向已有去接力,懂得通过感赏够好来吸引更多更好。
因此我们会感赏生活中一件件貌似很小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已经拥有的东西,让自己感觉很好,并且越来越好。并且重复去感赏,感赏多了,感赏久了,就会更加相信,生活挺好的,并且生活在越来越好。
不管之前养成了什么匮乏的故事,只要现在开始,不断给自己讲好故事,讲多讲久了,新故事就形成一股自动自发、反复激活补强的强大动能。加持我们升上更丰盛的境界,不断远离烂故事烂模式,让这些烂故事烂模式根本无法近身,更不要说影响绑架了!
因此,现状不好,没关系;烂故事很顽固,没关系。只要持续重复激活好故事,好实相就会拥抱你,烂实相就会被远远的甩出十万八千里。
你越相信的,越具有强大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