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的“抜根芦柴花”
江苏苏北的邵伯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传说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会唱歌的人无穷无尽,但唱得最好的,还要数一位叫“莺歌”的女子。
苏北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年的六月十九观音会,都会举行“对歌竞赛”,唱得好的就能得到“歌王”的称号。而就在歌会来临之际,莺歌却生病了,此时的她喉咙根本无法发声。
幸好,一位神医现身了。他叫莺歌到水急浪大的湍流处,去拔根芦柴花带回去煎水服饮。莺歌无奈的大胆一试,果真药到病除。于是在歌会举办的当天,莺歌就唱起了那首“救命”的芦柴花。从那以后,民歌《拔根芦柴花》便在苏北邵伯湖岸边传唱开来,并流传到了全国。
小霍尊称得上是“语言小天才”,广东话、上海话、英语、韩语、日语等样样行。他为了演绎出《拔根芦柴花》最原始、最地道的韵味,他大胆挑战扬州方言,并在诠释原曲深厚的情感基础上,充分融入了劳动力量感,用地道的扬州话让歌曲传唱度更上一层楼。
对小霍尊而言,这一首民歌的挑战难度颇高,因为《拔根芦柴花》是一首属于女性传唱的秧田号子。在南方,女性在水田间躬身插秧,宛如“蜻蜓点水”,既体现着柔美,也表现出力量。惊喜的是,小霍尊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气质,他把这首扬州民歌在“灵魂”上达到了无以伦比天籁的契合。
在演绎中,小霍尊用欢快悠扬又不失柔美、节奏感力量感十足又不显刚硬的歌声,既唱出了江南水乡朦胧的美感,也展现出水田劳作的女性婀娜又矫健的身姿,让人浮想翩翩。
这一全新的《拔根芦柴花》是集继承、突破与融合的佳作。不少观众感叹道:“太美了,小霍尊演绎的这首民歌,让我爱上了扬州话!”我过去对扬州话很不欣赏,他不如我们安徽的安庆话哆哆的,我喜欢安庆话,主要还是因为喜欢上了“黄梅戏”的缘故。这《拔根芦柴花》歌声的“仙气”十足,欢快而见长的韵律,让人不禁感叹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首歌让小霍尊演绎的水平超美!
民族流行有本土特色又充满了阳光。霍尊以往演唱的好多歌曲就很有女人味,演唱这首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是他的演唱风格的自我挑战,挑战天籁之音。这首《抜根芦柴花》是我最爱听的歌曲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