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体力学家、北航创办人陆士嘉先生的传记。作者是她的女儿,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张克群。陆士嘉出身没落官宦世家,一路努力拼搏,从实验二小——师大女附中——北师大物理系求学,最后成为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的唯一亚裔女博士,筹建北航,为中国空气动力学奠基,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的科研成就非凡,还淡泊名利推辞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她的家庭及后代及朋友圈名人辈出,感觉只有在民国才能出现这样群星璀璨的一批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像陆士嘉这样的科学家致敬!
1.家庭。陆士嘉爷爷陆钟琦辛亥革命前任山西巡抚,父亲日本留学归来投身革命,回家劝说父亲支持革命时,父子都被阎锡山枪杀。
2.陆士嘉出生在苏州知府衙门内宅狮子林里。
3.名医传奇。孤儿寡母到京城投奔舅舅。陆士嘉舅舅是京城名医施今墨,早年就学于法政学堂,曾追随黄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弃政从医,任香山慈幼院副院长。1930年赴西安给杨虎城将军诊病,药到病除。当时社会上有取消中医的言论,代表就是汪精卫。结果他岳母生病各种西医治不好,施今墨药到病除。此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医条例,正式承认其合法地位。北平第一次举办中医师考核,施今墨是四大主考官之一,遂有四大名医之称。
4.施今墨给姐姐在西单未央胡同买了小院子。后来又买了两进大院子。姐姐每天打麻将抽鸦片,无所事事。
3.寄人篱下。母亲以生活困难为由,将陆士嘉送到二叔家。她寄人篱下,还受堂姐欺负。但是发奋学习,从师大二附小考上著名的师大女附中。1926年,她和同学参加三一八惨案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的追悼会。
4.同学和恋人。钱学森是师大附中的学生,和陆士嘉同届。陆士嘉1929年考上北师大物理系,她的青梅竹马张维考上了唐山交大(当时被称为东方康奈尔,后来改名唐山铁道学院,内迁后现为西南交通大学)。
5.工作。陆士嘉在志成中学(35中)教物理,每月120大洋 当时清华助教才40大洋,教授100大洋。后来她和恋人张维决定留学。1935年考官费留美,钱学森第一,张维第二,名额只有一个,张没考上,后来考了留学英国的项目。陆士嘉去德国学航空。1937年在上海乘坐开往英国的最后一趟轮船出国留学。
6.初到德国。陆士嘉的的德文教师林克蒂学历史出身,有八分之一犹太人血统,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她被所在中学开除,以教留学生德文为生。后来嫁给中国留学生赵锡霖(后为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带着俩娃和丈夫回中国,从此一直在中国工作,和陆士嘉成为终生好友。
7.拜师。陆士嘉决定拜师哥廷根大学普朗特教授,啃学术著作论文,之后几次锲而不舍拜见,通过了教授的考核,正式读博士,成为普朗特关门弟子。
8.数学大神。流体力学涉及飞机制造,在二战前夕,德国实验室不允许中国留学生进入。陆士嘉硬是凭过硬的数学底子和缜密的分析能力,用理论计算处理了一个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和实验数据完全吻合。
9.德国残酷政治形势。德国迫害犹太人,1933年出版的名人录里,人名比1932年少了三分之一,消失的是犹太人和反法西斯人士。张维转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读书,所在教研室前主任汉斯.莱斯纳因为是犹太人被迫去美国,他当时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教授齐名 后来在美国不受重用,默默无闻去世。
1941年以后,犹太人胸前必须佩戴黄色五角星,后来大批送往集中营。有个中国留学生受到犹太女友牵连被捕失踪。
10.毕业 1942年陆士嘉博士毕业,获得了哲学一级博士(最高级),并获得最著名的洪堡奖学金。张维此时在柏林高工工程力学教研室当助教,二人结婚 。有人带来甲鱼,大家都不会做,用油炸加水炖,结果炖成硬硬像橡皮一样的东西丢掉了,还耗光了一个月的油,夫妻俩吃了一个月水煮菜,蜜月变水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