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7天】
常常会感叹现实这么近,梦想那么远。
曾经对于那份梦想的执着从未变过,心的不安分,却在现实面前一次次隐忍。所以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突然读到书中那个似曾相识的人物时,就那么轻易地触动了心弦,掩上书卷,独自坐在那儿悲戚起主人公的命运,暗自垂泪。
常常会在某一阵的时光里,脑海中不断地重复着一些东西,有时是幅场景,有时是个虚幻的人影,有时是个心愿,有时仅仅只是句言语。
有一阵,坐在公交车上总是会莫名地想起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记得曾在哪本书上见过,却还不知道原是出自纳兰容若的饮水词。
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儿,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后来翻看了些容若的词,凄美如落花的词章;看后人对容若词章的解析,满是忧郁惆怅的意境,可是我却很喜欢,有着淡淡哀愁的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被这种孤独哀怨的才华深深吸引,就像昨天看到的一段话说张爱玲生在那个时代是孤独的,她甚至追求孤独,我当时看到的时候,竟有种感觉,觉得她跟容若多么相似,同样是内心不快乐的人儿,容若的不快乐是在在锦绣丛中心境荒芜,这是他的心性所致。痛苦并不是社会或者家庭强加给他的。社会道德和家庭责任筑就的牢笼困摄住生存在世上的每一个人。意欲挣脱或是甘心承受,是属于个人的选择。张爱玲的不快乐也是这样吗?渴望被懂得,却无人能抵达她那孤独的心境?
有一阵,却不断地浮现出一个场景,多想挣脱这世界的束缚,背着画夹去到遍地开着野花的自然中,采撷灵感,用写作勾勒出自己的梦想。
有一阵,却是一幅颓废消极的画面,画面里的自己很孤独无助地顺着墙角慢慢地滑落,直至重重地跌坐在冰凉的地板上,没有人会出现,伸出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抓住我,给我勇气。但是这种不快乐的画面也不是经常出现,或许只是当时的心情很难过,却无法述说。
以前总以为自己很理性,现在想想,真的不是。理性的人不会在上班的路上偶然间看到一些东西,然后就会停住脚步,对人感怀,对物伤神。一扬风,一落叶,都能如此轻易抓住我的思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