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3月份,我们国家的统计局公布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统计结果。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数据以及数据背后的含义。
恩格尔系数,指我们花在整个食品上面的消费占个人总支出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吃饭上花的钱占了你总共花钱的比例到多少。
恩格尔系数的发明人叫恩格尔,是在19世纪发现的,他从研究数据发现:
一个家庭如果收入越少,那么这个家庭总支出当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那么家庭收入当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会下降。

这在我们家庭当中非常明显的变化,推而广之上升到一个国家来说:
一个国家越穷,则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购买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这个比例就应该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所以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经验性的总结。从恩格尔在19世纪发明恩格尔系数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时间了。
现在我们还是用这个系数来形容和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因此它也被全世界公认作为判定一国民众生活水平的关键指标。

回到中国,2017年的恩格尔系数是29.3%,比2016年持续的下降,其实从八九十年代一直下降,这当然是个好事。
作为世界上我们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从八九十年代仅仅是希望吃饱穿暖到现在憧憬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的是走过了一个很长的时间。

2017年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9000美元,老百姓应该是走出所谓简简单单的温饱阶段了。
所以,2017年我们中国居民消费当中,食品消费只占到百分之29.3;同时居住占22.4%、衣着占6.8%、交通占13.6%。
我们老百姓最关心就是吃穿住行,这四个加在一起,占到了我们消费比重的72.1%。
也就是说,在我们现阶段吃穿住行还是我们的大头,相反,像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和生活用品及服务,占到我们比重的25.4%。
当然,像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和服务这些才是我们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这表明我们的家庭生活在发生质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衣食住行还是占到了我们70%以上的消费支出。
未来我们真的要过更高水平的生活,还是要在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方面占到更高的比重,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恩格尔系数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中国关键年份的恩格尔系数数据变化:
1978年,平均值为60%(农村68%,城镇59%),属于贫穷级别;
2003年,平均值为40%(农村46%,城镇37%),属于小康级别;
2015年,平均值为30.6%,属于相对富裕级别;
2016年,平均值为30.1%,属于相对富裕级别,距离上升到富足级别只相差0.1个百分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