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在漫长的等待和愉悦的休憩中,往往会听到看到关于高考的人生百态,比如寒门学子不再会就读于毛坦厂而饱受争议,比如关于状元们以及清华北大录取生的传奇,也比如“高考答题卡‘被掉包’”这样令人觉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新闻。还是
惯于在热点过去后拾人牙慧,前几天对于河北“感谢贫穷”的北大女孩引起了巨大争议,引起争议的文章叫做《感谢贫穷》,据采访画面和记者报道显示是为了自主招生而形成个人自述,读完觉得文采飞扬,同时也深受触动,确实展现出了一个穷且益坚的学子形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角度,一时间各路豪杰隔屏喊话,挥键论道,仿佛人人都成了王心仪的代言人。他们说“要感谢自己”“感谢努力”之类还给人在理之感,洋洋洒洒发挥到“党媒要姓党”“扶贫”“体制”“正义”之类,多少就会令人产生啼笑皆非的感觉。这些人还振振有词,而就是这些人对于鲁迅的从白胳膊到杂交理论也是拿来说事,想想也是诡辩中的好手了。(插个段子,鲁迅先生据说去温泉看见裸体也不好接受)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无非是一种获奖感言,虽然当时王心仪还没有被录取,文字中仍旧夹杂着一些痛楚,但作为胜利者的自信彰显无疑。被北大录取并非是成功的标志,功利的说,她虽然走上了摆脱贫穷的快车道,但是生活的压力还是会纠缠着她,与一众天之骄子朝昔相处,她的成绩也往往会泯然众人。但是我看好并且祝福她。
其实她在书写文字之前就已经成功了,贫穷也许刺痛了她的自尊,但是却始终无法战胜她的自信。在下在在贫穷中完成学业,至今仍遭受着贫穷的侵袭,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这种压力对自尊的践踏,确实令人不好招架。因为在贫穷的干扰下,一个人能读书也能成为一种难事,当年在读初中时候,家里人就说了读完了就不供我度高中了,愤恨么,愤恨,但是也得选择接受,当然,后来在我姐这个“扶弟魔”的帮助下,我一直顺利读完了大学,虽然没有功成名就、飞黄腾达,却不必过度劳心于衣食,多了几分心思在这里“指手画脚”。
“记得初一一个男生很过分地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长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袄,我哭着回家给妈妈说,她只说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文章中反映了她曾有被贫穷击溃情绪的时候,无力自救的向他人倾诉。但她后来能够坦然处之,讲出感谢,暂且不论所谓的对象、价值观,这一句感谢,比“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相比,更有青年人的骄傲。
王心仪说“母亲早早地教我开始背诗算数,以至于我一岁时就能够背下很多唐诗。”不难得知,她母亲应该也是在求学路上奋斗过,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她失败了,家境贫寒,自己母亲(王心仪姥姥)生病也无能为力,但无论如何,我相信“读书无用”的言论从未战胜过她,在她的支持与激励下,甚至可以说是托举下,王心仪可以浮出了水面,可以好好喘一口气。
然后倒回去说感谢谁的问题。王心仪走到现在,斩获荣誉无数,可能得益于家庭的支持,得益于周围的关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坚持,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贫穷从来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只会让成功来的更加不容易,或许这就会让人更为自己的成功所感动。感谢贫穷,是胜利者对自己的肯定与答谢,所谓的感谢,不过是像获奖感言一样,“谢谢对手的激励与鞭策。”
只是你觉得是事实,可是你也不会相信,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