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1-04

2018-01-04

作者: 鬼魅墨玉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2:56 被阅读0次

    [共读&笔记]这就是百姓眼中的阿富汗战争

    摘要:共读追风筝的人13-25章。

    今天要读的比较多,是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认为这一段开始是一段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读书吧。我与索拉雅结了婚,不久之后父亲去世,尽管有的时候偶尔传来的对索拉雅的风言风语让索拉雅很伤心,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感情。只不过,结婚五年的时间还没有孩子成为了横梗在我俩心头的一道疤。随着去医院的检查,多种尝试,最终我们接受了现实,并恢复到了两人世界的生活节奏。直到2001年6月的某一天,我接到拉辛汗的电话,要我去一趟巴基斯坦,跟我说那里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我随即前往,拉辛汗叔叔见到我后,与我谈了谈阿富汗近年的变化,告诉我了哈桑的近况,给我看了一张写着哈桑亲笔信的照片,还有就是,哈桑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就是我有最后的机会去为哈桑留下的孩子——我的侄子索拉博做些什么。让这个已经成为孤儿的不幸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犹豫再三鼓起勇气,深入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沿街乞讨的乞丐,被处以石刑示众的男女,令人窒息的孤儿院,巡逻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喀布尔的建筑逐渐和记忆中重合,但是气氛和环境再也不复从前。

    总有些历史惊人的相似,索拉博落到了已是塔利班小头目的故人阿塞夫手上,索拉博和哈桑的面容一再重合。虽然仅仅是面对阿塞夫和他的不锈钢拳套就让我心惊胆战,但是这次我没有选择懦弱,我为了那句迟来的兄弟挺身而出,虽然损失惨重,肋骨断裂,眼眶断裂,上唇撕伤。但是,我带回了索拉博,这让我的内心得道了彻底的救赎。在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后,因为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让索拉博早早的失去了孩子该有的天真和好奇。他的懂事听话和沉默,让我和索拉雅不知所措。最终,在久违的风筝大赛上,我再次看到了索拉博唇边的笑意,也让我对着那张与哈桑十分相似的脸庞,说出那句压在心底很久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至此,全书完结。

    掩卷深思,后半段小说非常沉重,不亚于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的所有灾难。因为它不再聚焦与个人与个人之间,而是国家间,民族间,种族间,阶层间的斗争。虽然都是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的一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会和感受都很是不同。还好最后压在盒底的还有希望,在索拉博的嘴角,看见了微笑的弧度。

    在网上浏览书评的时候,看到了有人评论这本书写的差到极点,语句生硬,情节老套,并不值得为之感动,甚至质疑其获奖的理由,同时攻击其他说该书好的网友。刨去翻译对原文措辞的影响,我倒是也没在书里看到太多的感动。我看到的大多是悲伤和救赎。但是我坚持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说,能把人带入到非常残酷的现代战争。

    全书没有写部队或者战场,而是通过一个十三岁男孩的双眼,去感触到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让读者不枯燥,同时身临其境。在十八岁随父亲离开阿富汗,二十年后再回来是,记忆与现实重合,故乡永远是故乡,病玉米之墙,樱桃树上的刻字,二十年后的再次相遇才知道原来在心里的从来不曾放下,只能默默叹一句物是人非。当年的小孩在意的只是儿时的玩物,而如今整个民族是否又在在意国家政权的归属,在意民族的发展和富强。

    我们从小到大在影视作品中更多的了解的都是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抗日战争还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素材。在读到阿富汗战争的时候,我的记忆里出现了小学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一个头发被风吹的很凌乱的记者拿着话筒,穿着防弹衣,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报道是什么了,但是我还记得记者眼中的慌乱,和背景里震耳欲聋的炮火。

    不同于大多数影视作品里塑造的英雄,本书的形象只是战争中的普通人,从平民的眼里看战争。不管政权如何更迭,在战争中饱受折磨的永远是百姓。所以我们才渴望和呼唤英雄,并铭记在战争中出现的所有英雄。

    战争所影响的,不会是简简单单的几个人,而是在战争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给一代人留下永远去不掉的烙印。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少了天真和活泼,铭记着那一段生活,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个世纪后,抗日战争仍是热门题材。

    文中借拉辛汗的口对阿米尔说有一条成为好人的路,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阿富汗人民对其他的入侵者说,这里有一条成为好人的路。入侵者退出不属于自己的领土,历史问题寻求政治解决。这或许是每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发自内心的呼唤,愿世界和平,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下成长,愿爱与希望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1-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lr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