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错误对象的信,这叫…瞎信。
对错误对象的仰,这叫…酸仰。
对正确对象的信,这叫…正信。
对正确对象的仰,这叫…崇仰。
透过一个好的媒介来激活自己能信的信力,并校准着正确对象的,这就会生起正信力与仰止力。
透过一个更好的媒介来激活自己能正信的正信力,并校准着正确对象的,这就会兴发起…信而仰与仰而信的交重回护力,等于说,开了个双保险,只会层层递进增上,具备绝对不退转力。
以上的文字,对于迷醉于诗意的人,估计是…干巴巴的,难读得很。
下面的文字,来自于博友shebinxiaoxiong的博客。
之所以作此近距离的摘引,目的,是为了作对比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71feb0102z6pk.html
博友她说:
︻
在此想起一个具有诗意的哲人气质的老师,写过的关于自己生命中触机而发的道德美感经验,他当时正值中年却以一颗“归来依旧是少年”的心灵,在一次偶遇中,体会到青春妙龄的孩子们的无声交流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挺有美学意蕴的。
︽
故事是这样的:那次,我坐火车去看我一位堂哥。那时节正是暮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上火车后,早已没位子了。只见满车是到郊外踏青的青少年,男男女女,叽叽喳喳,好不青春,好不热闹。我反正心境悠闲,就近靠着车门边的柱子,游目四顾,欣赏这一车的青春荡漾。而我的目光,很自然地被右前方最近一个座位上的六位少女所吸引,她们约莫十四、五岁年纪,在座位面对面各坐三位,其中面对我靠窗坐,穿着套头长袖毛衣的一位特别天真活泼,似乎正在与她的五位同学争辩。虽然车厢嘈杂听不见她们在辩什么,但看样子似乎是她因穿了一件毛衣而被其他同学讥笑,说这样穿等太阳高升之后一定会很热。那女孩却偏要辩说不会,因为我这毛衣是很薄的;怕同学不信,还将毛衣袖子扯出来对着车窗的光线照,说你们看是透的透的:她那活泼娇俏的模样真的很可爱,害我不由得盯着她看。也许是少女的灵敏直觉吧,她忽地发现我在看她,顿时羞红了脸钻到同学怀里。(可见当人自然融入环境时,确是处在忘我状态,所以自然动人。但一旦被惊醒,“我”又显出来了,遂自然有了自我存在之感,就是害羞)然后,其他五个女孩都发现了,一齐抬起头或转过头来望着我。那境况很可能会让人尴尬地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谢天谢地,火车停了,我到站了。就在我举步下台阶出车门的时候,我忽然灵光乍现,举手跟她们说:bye!霎时,六个女孩不约而同,一齐举起手来边挥动边热烈地大声喊:bye!就在那一剎那,我心中涌起了极大的感动。这感动也使得她们六人一齐挥手的画面从此铭刻在我心上,到如今18年过去了,依然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
︼
对这故事,该博友的评价,是这样的…
︻
为什么这一剎那会令人那么感动呢?那位老师自己的反省体验的注解是:“那是一种美感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感——感受到人与人间真诚的善意。原来是我举步下车的动作,自然证明了我举手跟她们道别纯出于善意,而无其他动机与目的。而她们六个人不约而同,及时反应而且如此热烈,则表示她们心窍灵活,良知敏锐,这就是天真烂漫的青春!她们并不是审美者而是美本身。所以能都毫无疑虑地同时接收到我的善意,而且即时以善意回应。遂使这一剎那的心灵相触,顿时构成了一个感而遂通的美的境界,而如此动人,且历久弥新。
这可以说是我许多美感经验中最鲜明最动人者之一。”
而在我看来,这是一颗艺术的心灵所作的诠释,这种稀松平常的小事是一回事,当即领略到这善意与美而为之感动又是另一回事。一个有诗意的哲思的人,才会让可能落入俗套的平凡小事,变得诗意盎然。而这件小事,那六位女孩很可能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而他却在心中铭刻此美18年。这种艺术的气息,不是审美者而是“美”本身,是艺术家的特质。人生短促,艺术悠远。人生把其深邃的秘密报告给艺术家,写成文字,就会放永远之光,在人心中开出花来。因为人对于美的东西,天然有赞仰之心,如果所见所闻都是丑恶,人就将不堪生存了。把这种细枝末节的感动与美的欢喜赠送给人间的,便是艺术家的潜质!在平常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件中,表达出平常人感受到却表达不出来的东西,给心灵注入喜悦与崇高,光明与欣喜,就是艺术。所以,艺术家绝不可流于凡庸,心灵必须是活泼又纯净的,世间虽然有许多平凡的岗位,每个岗位上有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平凡而伟岸的人,他们循规蹈矩、尽职尽责服务于世间。但艺术如果平凡,那就无异于无药可救的不幸者。因为艺术品不是实用品,是表现“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的超然的“奢侈品”,正如内心一尘不染的赤子之心,一无所知却无所不知。正因为心底无私才会有真美真善,才有富含道德美感的美,否则,那种具有童年的信仰的特质的爱与感动就不会产生在人世间。艺术家从常人所认为平凡无奇的事物中,看到不可思议的奇异光辉;从让常人所痛苦与绝望的东西中,寻找到无限的希望。真的艺术家能于黑暗中看出光明,于悲哀中看到力量,与平淡中看出人间的美。真的艺术家能找出学者与富豪或政治家所见不到的高尚的喜悦,把头脑所不能思考的真理,以心感触,表达于诗或音乐、绘画、文学作品中。
不是审美者而是美本身,但是纯美欣趣的美总是短暂的、戛然而止后的回味,还没有提升到德慧的更高处,更高处的美,是修道后达到的“参万岁而一成纯”的美。不是在时空中须臾纳永恒,而是永恒地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随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出本真的、毫无雕琢与矫饰的真诚的善意,这种美在儒家是“唯圣人才能践形”,诚于中形于外,工夫不能停止,每天奋勉与努力。而工夫修养的核心当然在于内在的启发、培养、厘清自己的善意与外在的融汇,以便促使双方的善意能正确传达。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常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当我们能与他人在相遇之顷的瞬间,立刻与他人相触而涌生真情与美的感动,除了非常稀有的机缘凑巧,一般来说都已是长久以来身心修养的结果,或说验收。如果平时不用功,此际通常是不免交臂失之,蒙然无所觉的……
︼
看了她的文字,相较于我的文字,我承认,相对上,我对情境上的描述,的确是少了很多很多。这种经由情境的带入,对于需要情境带入的人来说,是的,对这样的人们来说,是有需要的。但对于不需情境带入,便可以入到这种等级的境界的另一拨人来讲,那就不需要了,但点睛的那一笔,犹如神龙摆尾一般的势道,就那么一丁点所划出来的流势,那就真的很考验观者的水平的了。
譬如,《论语》或《老子》《庄子》当中的极短字,水平浅的,根本就品不出极短字句里头的深广度,但对于一位境界也达一定等次的人,蕴意一感通到的当下,就直接与孔子、老子或庄周作超越时空的直接对话的了,像这,这就是属于很玄奥的境界了。
试问,这种玄奥处…美不?
博友的文字,随着时光的过渡,以上的文字,会不会也随之消弭了呢?
想想她的,再回头忖忖自己的,随着时光的过渡,属于我自己写就的,我就在这样想…
估计,绝大部份,是会随时空的变迁而消弭的。
万一,还有一些,竟然是留得下来的!?那这样的话,究竟是因为怎样的原因,使得我的某些文字具备能留得下来的能量,而令这些文字具备不可淘洗掉的底气?这实在是值得好好想想!
是因为我个人的关系而留下来,还是因为真理…透过我这身子的手的运动…而将代表真理的真理轨迹…给置放在不可被泯灭的能量场之中?
若是我个人的关系,那么,我要嘛大有名的大恶人、不然就是大有名的大善人,这才具备代表性。估计,存在于这范畴的机率,可以减到最低。
若是真理透过我的心与我的手,而流泄出全然匹配于真理想要让世人知道的真实话语,那么,我就只是一个真理的管道。
除非,我还真的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是…与真理是…与真理偕行的人。我与真理…不二;我成了真理的人格性的化现,而真理则是我非人格性的神隐。也只有这样子,这才会有可能将这有必要突破时空的文字符码留存于后世。
当然,没蜕除人我法我执的人,以上所说,皆属呓语。但日后必有那么的一天,是蜕除人我法我执的时分到来时,那么,我现在之所说,这不就是一种属〝常乐我净〞的境界临到的自我预言吗?
属必定成真成实之言的核心内里的美,永不褪!
这里头的美,所谓永不褪的美,品得到吗?
实质上的永不褪,既然在实质上已臻不褪,那么,至于形式上的,那且随由缘吧。
那那对象,见没?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