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三道题,活动活动思维,望各位除了会解题,还会解风情,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有深度思考能力并且不被问题所局限。
一
三姐妹各自卖鸡蛋,分别有10个、30个、50个,要求:
1、任何时候统一销售价格;
2、最终每个人收到的总钱数一样多;
3、卖十个鸡蛋的总钱数不少于10分钱,卖90个鸡蛋的总钱数不少于90分。
请问如何卖?
解决方案:
尽管任何时候必须执行相同的价格,但鸡蛋少的姐妹,可以在价格低的时候少卖鸡蛋,而在价格高的时候多卖鸡蛋,从而实现同样的总销售额。
例如,开始大家都卖一块钱一个鸡蛋的时候,拥有10个鸡蛋的妹妹一个都不卖,拥有50个鸡蛋的姐姐卖掉了45个。
当大家都卖十块钱一个鸡蛋的时候,只有10个鸡蛋的妹妹以高价卖掉10个,拥有50个鸡蛋的姐姐只剩下5个可以卖高价。
二
有100个红色球和100个蓝色球,请你任选组合将全部球放入2个罐中。放好后随机取一个罐子,再从此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红球赢100元钱,问如何组合放球能最大化赢钱机会?
答案是:
在一个罐子里面只放一个红球,把其它所有球全部放进另外一个。
三
在斯坦福学校的一次“科技风险投资”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 5 美元挑战”。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老师给每个组 5 美元作为启动资金,说在两个小时之内,看哪个组能挣到更多的钱。挣钱最多的小组将用三分钟的时间,给全班讲一讲他们是如何挣到的。
普通的思路,是拿这 5 美元去买点便宜的东西,比如柠檬汁之类的,在校园里卖,也许能挣个差价……实在不行就去买张彩票,这些方法的名次都很靠后。
优秀团队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意识到这 5 美元所谓启动资金根本没意义,是思考的障碍:开玩笑,我是斯坦福的,两小时干什么都能远远超过 5 美元。所以他们根本就没用这 5 美元。有个团队的做法是打电话给附近的高档饭店订座,然后把位置转卖给后来想要插队的人,一下子就赚了 500 美元。
而最后排第一的那个团队,则认为“两小时”这个条件也没意义。
我们为什么非得工作两个小时呢?他们意识到这个项目里价值最高的既不是两小时更不是 5 美元,而是最后在全班自我介绍的那三分钟:他们把这三分钟卖给了一家想来斯坦福招人的公司:你们愿意花多少钱换取一个来这个班三分钟的讲话时间 —— 他们卖出了 650 美元。
看,其实解决困难有不同视角。面对困难,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陷入思维定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