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寻前方那盏灯

追寻前方那盏灯

作者: 教育谭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5:00 被阅读36次

     

        “追寻你这盏摇曳在我前方的明灯……渴望与你并肩奔跑!努力奋发! ”读“南城小家人”程前写同班同学郭晓迪的文章,不由莞尔,谁说小孩没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只能写“假大空”的编造式文字,或者言之无物的干巴巴的文章?

          “用你的双眼去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与独到之处,其实,也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促进”,这是南城学子巩道阳在《一路走过,愿我们的梦还在》中的感喟,你能说孩子们的内心不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你还认为孩子们的思维没有思辨的深度、情感缺少饱满度或者灵魂不够丰盈吗?且看这位“睁开了第三只眼”的南城学子: 他在文中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语文课代表“灿姐”,剖析了她何以成为班主任“钦点”的小助教的原因,这不是一条极具教育价值的自我教育之路?他还令人诧异地“解析”了“新晋同位”庆哥这个顶级学霸如何学好“副科”的,煞有介事地谈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发展后劲的重要性,一本正经地呼吁学生“卓越发展”的前提是要形成“自控力”,观点精到,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他“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自然领袖”班长李良珍的成长之路,以细微处见高远,点名他何以从容不迫地主持班务、有条不紊地安排事务之后所蕴藏的“领导力”,目光犀利,令我等叹为观止。

        不是学生不精彩,而是缺少舞台;不是孩子不出彩,而是缺乏信赖……“放生孩子”,这是我近来作报告时一直强调的。学生获取知识需要新的途径,认知方式需要革新——要用体悟式和自主式,取代填鸭式和灌输式。我们要唤醒学生的“成长需求”,满足孩子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孩子们睁开眼睛去发现问题、启动双唇去表达问题、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满怀期待迈进教室,带着“微课题”两眼发光地走出教室,如此生机勃勃的“成长态势”才是有希望的,这样,真教育才会发生。

        “你是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你是生活这个大森林中的猎人” ,这是我在南城中学“科技创新队”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卓越力源于格局,要学会用“伟人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和人生,在一种大情怀里陶冶自己。唤醒美好,需要从唤醒学生的自治意识开始——方向和目标的自知,纪律和约束的自制。南城孩子一改接受学习,开始了“再创学习”。我们在“再创课堂”上将“原创过程”变成“模拟思考”和“体验分享”的过程,而且我们的“课下活动”也颇具有体系化和针对性。这次“大阅读工程”之“学生写学生”活动设计,就是旨在发现“他人之光”,在“亦步亦趋”中体验和模拟,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此一来,2600多个南城孩子,都成为“被关注”的资源和学习的对象,至少学会虚心分析身边的榜样,从认真观察开始自己的发现之旅,这有助于自我唤醒,进而长成自己所期待的最美的模样。

      或许,每个人都能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那盏灯,只要你用心寻找。

金辉  清晨于育春林

相关文章

  • 追寻前方那盏灯

    “追寻你这盏摇曳在我前方的明灯……渴望与你并肩奔跑!努力奋发! ”读“南城小家人”程前写同班同学郭...

  • 追寻前方的路

    新生: 终于迎来日日想念的阳光,也迎来了如同面壁思过的7天,违规榜上有名,因字数不足八百上榜,不让发文,不让点赞。...

  • 【轻描】心痕絮语(2)

    你的追寻, 我的追寻, 都有不同的模样。 追寻梦想,它 终将有一天 在前方等你

  • 在风中,我在追寻

    在风中,我在追寻, 追寻一个美丽梦 在梦中,我在追寻 追寻自由的梦 飞天在天堂 梦依然在前方 我梦想站到山顶 尽览...

  • 前方 很长很长 延伸至黑夜 后方 同样模糊 追寻与破晓

  • 人已老,事非昨

    读《神雕侠侣》中黄药师句有感而改 把盏灯前欲问君, 人生何意可追寻, 纵使,有意可追寻。 须臾,只是当时有遗恨。 ...

  •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们身处于黑暗之中,朝着那束微光,想象着星光璀璨,追寻着梦的前方。而梦想,恰似天边的流去,永远飘荡在眸间、心上。 ...

  • 迷茫的前方其实有盏灯

    道路崎岖磕伤了双脚 疼痛逼退了仅存不多的理智 伸手拼命挥舞着空气 让路过的人看到沼泽里的自己 抹了一脸的泥泞遮挡了...

  • 说说近况

    我 陷在沙漠或戈壁 没有水 或有水 在某个所谓的前方 偶尔有个雨滴落在脸上 当我扬起尘埃满满的脸追寻那可能的雨滴时...

  • 2021-02-19

    梦影 我不断追寻、跌倒、爬起、追寻, 只为了触摸前方的影子, 那是淡紫色的影子,虚幻,美好。 它,似来自自然, 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寻前方那盏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xe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