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思维导图
概述
我们都知道,在生产环境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异常,报错信息,需要查看日志信息排查错误。现在的系统大多比较复杂,即使是一个服务背后也是一个集群的机器在运行,如果逐台机器去查看日志显然是很费力的,也不现实。
如果能把日志全部收集到一个平台,然后像百度,谷歌一样通过关键字搜索出相关的日志,岂不快哉。于是就有了集中式日志系统。ELK就是其中一款使用最多的开源产品。
一、什么是ELK
ELK其实是Elasticsearch,Logstash 和 Kibana三个产品的首字母缩写,这三款都是开源产品。
ElasticSearch(简称ES),是一个实时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它可以用于全文搜索,结构化搜索以及分析。
Logstash,是一个数据收集引擎,主要用于进行数据收集、解析,并将数据发送给ES。支持的数据源包括本地文件、ElasticSearch、MySQL、Kafka等等。
Kibana,为 Elasticsearch 提供了分析和 Web 可视化界面,并生成各种维度表格、图形。
二、搭建ELK
环境依赖:CentOS7.5,JDK1.8,ElasticSearch7.9.3,Logstash 7.9.3,Kibana7.9.3。
2.1 安装ElasticSearch
首先,到官网下载安装包,然后使用tar -zxvf
命令解压。
找到config目录下的elasticsearch.yml文件,修改配置:
cluster.name: es-application
node.name: node-1
#对所有IP开放
network.host: 0.0.0.0
#HTTP端口号
http.port: 9200
#elasticsearch数据文件存放目录
path.data: /usr/elasticsearch-7.9.3/data
#elasticsearch日志文件存放目录
path.logs: /usr/elasticsearch-7.9.3/logs
配置完之后,因为ElasticSearch使用非root用户启动,所以创建一个用户。
# 创建用户
useradd yehongzhi
# 设置密码
passwd yehongzhi
# 赋予用户权限
chown -R yehongzhi:yehongzhi /usr/elasticsearch-7.9.3/
然后切换用户,启动:
# 切换用户
su yehongzhi
# 启动 -d表示后台启动
./bin/elasticsearch -d
使用命令netstat -nltp
查看端口号:
访问http://192.168.0.109:9200/可以看到如下信息,表示安装成功。
2.2 安装Logstash
首先在官网下载安装压缩包,然后解压,找到/config目录下的logstash-sample.conf文件,修改配置:
input {
file{
path => ['/usr/local/user/*.log']
type => 'user_log'
start_position => "beginning"
}
}
output {
elasticsearch {
hosts => ["http://192.168.0.109:9200"]
index => "user-%{+YYYY.MM.dd}"
}
}
input表示输入源,output表示输出,还可以配置filter过滤,架构如下:
配置完之后,要有数据源,也就是日志文件,准备一个user.jar应用程序,然后后台启动,并且输出到日志文件user.log中,命令如下:
nohup java -jar user.jar >/usr/local/user/user.log &
接着再后台启动Logstash,命令如下:
nohup ./bin/logstash -f /usr/logstash-7.9.3/config/logstash-sample.conf &
启动完之后,使用jps
命令,可以看到两个进程在运行:
2.3 安装Kibana
首先还是到官网下载压缩包,然后解压,找到/config目录下的kibana.yml文件,修改配置:
server.port: 5601
server.host: "192.168.0.111"
elasticsearch.hosts: ["http://192.168.0.109:9200"]
和elasticSearch一样,不能使用root用户启动,需要创建一个用户:
# 创建用户
useradd kibana
# 设置密码
passwd kibana
# 赋予用户权限
chown -R kibana:kibana /usr/kibana/
然后使用命令启动:
#切换用户
su kibana
#非后台启动,关闭shell窗口即退出
./bin/kibana
#后台启动
nohup ./bin/kibana &
启动后在浏览器打开http://192.168.0.111:5601,可以看到kibana的web交互界面:
2.4 效果展示
全部启动成功后,整个过程应该是这样,我们看一下:
浏览器打开http://192.168.0.111:5601,到管理界面,点击“Index Management”可以看到,有一个user-2020.10.31
的索引。
点击Index Patterns
菜单栏,然后创建,命名为user-*。
最后,就可以到Discover栏进行选择,选择user-*的Index Pattern,然后搜索关键字,就找到相关的日志了!
三、改进优化
上面只是用到了核心的三个组件简单搭建的ELK,实际上是有缺陷的。如果Logstash需要添加插件,那就全部服务器的Logstash都要添加插件,扩展性差。所以就有了FileBeat,占用资源少,只负责采集日志,不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轻量级,把Logstash抽出来,做一些滤处理之类的工作。
FileBeat也是官方推荐用的日志采集器,首先下载Linux安装压缩包:
https://artifacts.elastic.co/downloads/beats/filebeat/filebeat-7.9.3-linux-x86_64.tar.gz
下载完成后,解压。然后修改filebeat.yml配置文件:
#输入源
filebeat.inputs:
- type: log
enabled: true
paths:
- /usr/local/user/*.log
#输出,Logstash的服务器地址
output.logstash:
hosts: ["192.168.0.110:5044"]
#输出,如果直接输出到ElasticSearch则填写这个
#output.elasticsearch:
#hosts: ["localhost:9200"]
#protocol: "https"
然后Logstash的配置文件logstash-sample.conf,也要改一下:
#输入源改成beats
input {
beats {
port => 5044
codec => "json"
}
}
然后启动FileBeat:
#后台启动命令
nohup ./filebeat -e -c filebeat.yml >/dev/null 2>&1 &
再启动Logstash:
#后台启动命令
nohup ./bin/logstash -f /usr/logstash-7.9.3/config/logstash-sample.conf &
怎么判断启动成功呢,看Logstash应用的/logs目录下的logstash-plain.log日志文件:
写在最后
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采用ELK来做日志集中式系统,原因很简单:开源、插件多、易扩展、支持数据源多、社区活跃、开箱即用等等。我见过有一个公司在上面的架构中还会加多一个Kafka的集群,主要是基于日志数据量比较大的考虑。但是呢,基本的三大组件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是不能少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对ELK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你的点赞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