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位名人说过,人活着的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维系的每一段关系,都是一场看不见的博弈。
所谓的博弈,那是很有意思的。你在博弈当中处于下风,别人就会抓住你的软肋,趁虚而入,逼得你退无可退,让你承受巨大的痛苦。
而你在博弈当中处于上风,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要么反过来逼迫别人,要么跟别人和谐相处。反正,占有优势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当然,谁占上风都不好,唯有各方都势均力敌,这人世间才能少点矛盾,多些和谐,保持形势的平衡。
对于老年人而言,也是如此。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占据家庭的上风,要么跟孩子势均力敌,那他的日子才好过。如果有一天,他占据下风,那他就真的悲剧了。
不要觉得老人弱小了,悲惨了,亲人和孩子就会可怜他们。也许,给人脸色看,落井下石,才是真相。
02
一位老人的心声:被儿子夫妇扫地出门,才发觉自己“犯傻”了一辈子。
老陈的老伴走得特别早,50岁的时候就因为意外而去世了。而丧偶的老陈,没有再娶,就孤零零地活着,因为他觉得,孩子绝对不会辜负他。
在老陈55岁那年,孩子需要结婚生子,钱不够,所以老陈就把自己的九成存款拿了出来,资助孩子结婚生子。同时跟他说,过几年,就把现在住的房子分给你。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特别高兴,就整天对父亲说尽好话,满口承诺。老陈自己也认为,我对他那么好,他也给出了承诺,那我还要害怕什么呢?
五年后,家庭矛盾就出现了。挑起家庭矛盾的,是儿媳妇。她跟丈夫说:“总跟你爸住在一起,我也腻了,还影响我们一家三口,不如让他搬走吧。”
听了老婆的话,他回应道:“我爸也一把年纪了,妈也走得比较早,如今让他离开,回老家一个人住,真的好吗?”
妻子冷着脸说:“我们也需要私人空间啊,两代人有代沟,也不好相处。更何况,如今这房子,也在你的名下了,你让爸离开,也算是为我们家做点贡献了。”
03
在妻子的怂恿下,儿子就跟年已六十岁的父亲沟通,希望他回到乡下居住,还说那里的空气比城市好,绝对能够活得更长寿......
还未等儿子说完,老陈苦笑了一声,说道:“既然乡下的空气那么好,还能让人长寿,怎么你们夫妻俩不去,要我这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人家去呢?”
孩子被老陈怼得哑口无言。但是,儿子铁了心赶老人家回到乡下,老陈也认命了,就孤零零地回到老家,成为了孤寡老人。
邻居问他:“老陈,你在大城市住了那么多年了,怎么如今要回来养老呢?是不是你的孩子嫌弃你,让你回来的啊?”
老陈也感慨:“哎,人老了,手上没钱,房子都过到别人的名下了,老伴也走得早,我一个人无依无靠,能够在老家安稳终老,就不错了。”
像老陈这样的孤寡老人,现实中基本数不胜数。他们没有任何的依靠,连钱也给了孩子,一旦孩子抛弃他们,那他们的晚年,就真的悲剧了。
04
没有这些靠山,晚年注定不会安稳。
一、没有老伴在旁,那你就真的势单力薄了。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我们跟老伴有着相同的利益,那就是养老。而我们跟孩子,并没有相同的利益,所以双方会产生矛盾。
有老伴在身旁,哪怕跟孩子产生冲突,自己也不会孤苦无依。反之,没有老伴在身旁,单靠一个人,就显得势单力薄,特别可怜了。
二、自己的钱财,都给了孩子,种下了恶因。
有无数的老年人,一退休就把房子、车子、存款和养老金的存折,都给了孩子,丝毫没有防备之心。在观念传统的他们看来,孩子绝对会孝顺父母。
只是,这些老人不明白,“博弈”的均势,在他们交出钱财和资产的那一刻,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失去优势和依靠的他们,不就只能被人拿捏,受人欺负了吗?
05
三、跟孩子另一半的关系处不好,老人会倒霉。
上文谈到,老陈的儿子受到另一半枕边风的影响,铁了心赶老陈回到乡下。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非血缘的儿媳妇/女婿,都不可能真的对你好。
不要认为孩子跟对方结婚了,对方就会跟你一条心。这人心隔肚皮,没有谁能保证什么,哪怕是承诺,也是可以随时不认的。如此,老人就该活得现实一点了。
人活一世,其实谁都靠不住。外人靠不住,亲人靠不住,就连亲生的孩子,也未必靠得住。因为“人心善变”,切勿用自己的晚年,去考验人性。
所有考验人性的行为,都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没啥得益。赌输了,就葬送了自己的往后余生。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