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唯心的吗?不,心理学是唯物的。
要是问,哲学科学不科学?在我的知识体系中,哲学即为宇宙,等于科学加其他,不为科学所囊括,所以可以是不科学的;但要是问心理学科学不科学,那肯定是科学的,虽然有些领域还未知,但不是不可探寻,即“可知的”,故也唯物的。
张三上班路上迎面遇到了老熟人李四,很高兴,跟他问了声好,打了个招呼。几日后,又在路上遇到了李四,张三同样打了个招呼……张三不厌其烦的打招呼,作为老熟人,李四也不厌其烦的回应。
以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礼节,老熟人照面,总要相互示意一下,这没什么可争议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张三每次遇到李四,都会打个招呼。
这样说是正确的吗?以我那在田里劳作的老父亲来说,不管是在忙碌的地头上还是村里的树荫下,碰到邻里总要点点头说上一两句话,他对这个说法,一定觉得无可厚非。
但对于一个爱抬杠的学者来说,这句话是不严谨的。张三和李四都不是机器人,都不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不用听谁的使唤,有足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什么法律伦理约束他们非得打招呼不可,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安常理行事。比如张三今天心情不好,虽然两人照面,但张三直接忽视了,匆匆而过,徒留李四一脸茫然。所以“张三每次遇到李四,都会打个招呼”这句话是不对的。
那这句话就是错的吗?张三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吗?也不尽然。我们可以加个条件:“正常情况下,张三遇到老熟人李四都会打个招呼"。这样说,更严谨的人也许还能找出破绽来,但相对上面那句,已经合理了不少,在已知张三情绪状态的条件下,甚至已经达到可以"预测"其行为的程度 。
通过这样的逻辑,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些条件的限制下,人的某些行为可以总结为一种规律。
在无穷多的人类行为中,我们能总结出适用于特定条件的许许多多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又能归纳出适用于特定情境的诸多理论,这些理论织成网,便可构成“人类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问。当然,这些理论、学问也有其实际的应用,可以用来解释已发生的奇怪的行为,也可以用来预测人的某些行为。
心理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构成的学科,属于理科,是要学数学要做实验的,是科学的,是唯物的。
心理学不是唯心的,以其为基础的心理咨询也不是,心理咨询中所有“台面”上的东西都应该找到科学理论的支持与依据,不然就是“玄学”。
固然,每个人经历不同,知识体系不同,生就同样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不同,在纷杂的各种信息中,这无疑是我的选择与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