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晚上,按照惯例是要准备一顿“大餐”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抛开事业和学业,心里很放松,也更好地回归到各自在家庭中角色。
今天的晚餐从午饭的饭桌上就开始筹划,鉴于目前的形势,我便提出了吃火锅或者吃烧烤两个建议,后者被采纳。
趁着午饭后的时间,我和小哥匆匆赶去商业街,购买了烧烤的食材。
晚上,哥哥在烤炉前忙碌着,刷油、蘸料、给大家的盘子里分烤好的食材,间隙夹块肉塞嘴里,就一口啤酒。
姥爷姥娘坐在旁边很是欣慰,小哥也感叹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他可以退居二线了。
是呀,不知不觉间,那个奶声奶气的小肉球就长成了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自己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家里的事情也能独当一面了。
而我和小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凡是需要组装的一切,都要等哥哥回来弄;摆置不了的东西,宁肯不用,也要等着哥哥回来检修一遍再决定如何处理……
哥哥也习惯了说:“我来!”“放那儿我来吧!”
同时,还承担了训导弟弟的重任,妥妥地顶梁柱。
但是宝子也进步神速,最近开始承包家里熬粥的工作,不论是预约第二天早上要喝的米粥,还是当天要喝的小米绿豆莲子百合粥,都堪称熟练;并且,在小哥煮水汆丸子的时候,也参与其中;在我用毛巾擦地的时候,会抢过来说:妈妈我来,我擅长!……
当然,哥哥已经到了“务实”的段位,做事情都会进行理性分析;宝子却常常常“务虚”,不是承诺要成立珠宝店给老妈设计独一无二的珠宝,就是要开玩具工厂,让全天下的孩子都有免费玩具;或者畅想着“上天、入海、遁地”,或者成为顶级富豪、消防员、宇航员……
看着两个孩子,我时常臭屁:“怎么有这么帅的娃呢?!你们爸妈的基因可真好!”
但一想起学习,我就立马陷入焦虑的怪圈儿,常常感觉心里很不安,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也说不清楚。
不过,用小哥的话说:“孩子们对你很包容,任你说任你闹,没人跟你计较”
是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才是家里的孩子,所作所为挺幼稚的。
记得在我又一次为孩子的学习感到不安的时候,小哥告诉我:“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现在学什么学得怎么样都决定不了孩子们将来的样子,也不一定是孩子将来的必要,只是目前的社会设定……”
是呀,再过几十年,我的孩子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大人,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一番天地,我都不会知道,更不可能参与他们后面的人生。
那么,趁着他们还在身边,好好珍惜每一天的相处时光,做个快乐、平和的妈妈,做个让他们心里感到安全的妈妈,就很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