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我在建水六中实习做语文老师,每周没有几节课,就骑着那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每天流连在街头古巷和乡村桥头。去得最多的是建水城以西13公里处的团山村,背靠青山,面向平坝,因建在一个圆形的小山包上而得名。
历史上,团山是彝族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明洪武年间,张家始祖张福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在建水城几经迁徙后在此定居,团山渐渐演化为一个典型的汉族移民村。
张家宗祠,是张家供奉与祭祀祖先的场所。为了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保持张姓香火有期,张家特别重视家风传承。宗祠正厅门口“百忍堂中有太和,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对联和刻在石碑上“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的祖训,准确描述了张氏祖先张公艺在唐代就建立和传承下来的“百忍家风”。“百忍家风”标立在祠堂里,犹如一面镜子,展示了张氏族人的基本价值观和对教育的重视。
张氏入滇,团山立村,600余年的历史,张氏族人无论是务农、经商,还是读书、从军,始终遵循“百忍家风”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隐忍做事,埋头发展。到了清末,张氏族人积极参与个旧锡矿开发,挣得巨额钱财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盖房屋。同时,子孙好学上进,文武人才众多,发达后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渐渐地,团山村就变成了一座相当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的村落,村里80%以上是张姓。少数外姓人家多是当年张家请来的帮工助手,他们的后人也在这里安居乐业,传宗接代,成了古村的一分子。
如今的团山村,民居占地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六千多平方米,现存完好的大型民居16座、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民居布局丰富多彩,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式。民居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景观丰富,内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艺精湛。精美的门楼及精湛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水平。古村建筑营造样式在古民居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保护也最为完整,是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团山民居最具典型的古建筑是张家花园、东寨门、北寨门、南寨门、上庙、下庙、大乘寺和张氏宗祠。将军府、皇恩府、秀才府、司马第、保统府、土掌房亦是滇南民居的代表作。几乎每一幢古建筑,都是一种建筑典范,都有一个传说和故事。
张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30幢房屋、119间房间、21个天井组成一座庞大的庭院式私家宅居花园。民族和文化融合,中原汉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檐瓦土掌房在这里都有体现。整个建筑木架构为主,每幢三间房屋,称坊;三坊为合,前有照壁,叫三坊一照壁;四坊合围,四坊交接处有一个小天井,这是四合五天井,也叫四合院。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组合起来成为重院。瓦当聚绘画、书法、浮雕于一体,文字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三角滴水瓦当组合,整齐幽雅,装饰优美,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一种独有的建筑构件。
将军第房屋的建盖者张和,随堂兄张恺到个旧谋生。在矿山上成长起来的张和,性格豪爽,胆量过人,凡矿山发生的争吵和械斗,都由他一言定夺。1911年爆发辛亥临安起义,张和领衔平息匪乱,得到云南都督蔡锷的赞赏,委任张和为个旧国民军第四营管带兼稽查员,并授“将军第”匾额,悬于家乡府宅。
始建于清光绪末期、宣统元年竣工的皇恩府是一处二进院落,8个天井、6个过道和37个房间。房屋建盖者张树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被朝廷立封安人,准其立坊入祠,敕封“皇恩旌表”匾额,故有皇恩府之称。
门楣牌匾写着司马第的府邸,主人姓毛,是团山村唯一不姓张的古民居。当年建房的毛氏兄弟是开矿的商人,其先祖曾获过“司马”封号,两兄弟就将宅院起名司马第。假官位以壮声色,百年前盛行,百年后遗风犹存。
东寨门是团山村的主入口。寨门建于清光绪年间,处于整个团山民居群的对外交通要冲,起着天然屏障和防御功用。建筑形制采用三层牌楼式单孔拱形大门土木结构,门楼上设有枪眼,用于抵御土匪。
秀才府的主人是一对兄弟。兄弟两人本是秀才,适逢清末乱世,两人弃文从商,在建水开设商号,经营个旧出产的锡矿产品。做生意赚了钱,就在团山盖了房子,并以秀才府为名。看来,他俩骨子里还认为自己是文人,算是儒商吧。
张家是一个传奇的家族。张福入滇,定居团山,后代繁衍生息,家族逐渐庞大。张家族人拓展生意,光绪年间,张家“天吉昌”商号跻身临安八大商号,规模仅次于临安首富朱家的“朱恒泰”商号,一时风光无限。时局动荡,“天吉昌”香港分号关闭,引发钱庄追索贷款,1927年,个旧县政府判决“天吉昌”破产,“天吉昌”解体,张家由此衰落。
纵然心有千千结,无奈谁人解?蓦然回首,辉煌远去,但古村犹在,历经百余年的风吹日晒和世居烟熏,老屋依然,质朴古旧,虫未蛀,木不朽,还是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