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写作陪伴营里的最后一天,
记得在写作营进行到2/3的时候,因为给自己订的目标是:拆文+写作共10篇,当时我仅仅写了2篇,确实有些焦虑,为了减轻焦虑有过一段自由书写。
内容如下:
21天的写作营,14天过去了,还有一周就要结束了,看下月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仅完成了五分之一,然后连群消息都不想看,更不用说伙伴的文章了。自己没有完成,心里总有件事在那里放着,时不时像妈妈提醒小孩子一样,别在玩了,快回来写作业。
记得写作与表达班之前的定位中有一点,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让写作更有可读性。
我发现不想写的原因就在这里,一方便想提升写作可读性,提升影响力,另一方便更想真实的表达自己,这两者似乎在内心就有些冲突了。
现阶段,比起提升影响力来说,我更想真实的表达自己,又或者目前阶段,并没有提升影响力的想法,因为它意味着要更多的考虑他人,这一点说起来似乎有点自私。可如果自己的需要,都没有满足够,内心又如何能真诚的装下对方呢?
事实上,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课程和群体来说,真正看清自己买个阶段真实需要,而不是盲目跟随,会让人更轻松,并愿意去写。
它不会一直停留在“想写出好文章,提升影响力可读性”这样一个理想的自己,而是真正的看到自己,并愿意接受那个真实不完美的自己。在牵着她的手,一起在字里行间中自在的舞动,似乎这样更吸引人去表达自己。
上次说自己是打酱油的,其实我是个宝宝,所以去打酱油的,也要把酱油打满,再回来交给大人,这样才会开心,对不对?(感觉把自己当个孩子哄,也是很有效果的)
以上是自由书写内容
实际上,就是这段自由书写给了我力量,把我从无力和不想写的坑里,拉了出来。
当我们有些焦虑和畏难情绪时,内心是一杯浑浊的水,试着静下来,听听它的声音。
放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写得一点都不好,还不如不写了,没有力量写下去。”
第二,“当初一刻没想的订了个5+5的目标,不完成,会强化我做不好的信念,完成了,会强化我相信自己我也可以的信念”
面对两种选择,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有了这样清晰的选择,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它有关于是否写的好,而是承认自己的软弱,“我承认你写的不好,这确实有点难过,但我愿意陪着写不好的自己,慢慢写下去,”
还记得那句被说烂了的口号是什么吗?“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它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就很深。
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
表达班的体验是很酸爽,但我更多的是感恩和珍惜写作陪伴营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