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情,能萌芽开花,但却经不住四季风吹雨打,走不到最后。
如果细细去回想,那是一种叫“欣赏”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渐渐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升腾的膨胀感,或是不断跌坠的卑微感。
彼此倾慕认同,是爱情的开始,延续一份爱,也得靠这份“欣赏”去包裹酸甜,化解苦辣。
欣赏是星星之火
没有一种真爱,不含有欣赏。
泰戈尔说: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欣赏时便成了果实。
一见钟情式的欣赏,细微而具体,因为对方的某一种特质擦出火花,而这种特质将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里,成为你想靠近这个人的最初动力。
日久生情式的欣赏,像洋葱般一层层剥开,或许有过烧心的火辣,但你悉心收藏呵护,把与这个人有关的一切化为情怀。
即使已经大学毕业十年,我依旧忘不了那对夫妻教师。
庄老师教礼仪课,见到她永远是打扮精致举止高雅。我们尤爱听她在课堂上聊起和丈夫的故事,在她的吐槽中哄笑,又在她点点星光灿若银河的眼神中感受到满满爱意。
后来,当同学们知道那个套着宽汗衫、踩着凉拖鞋、大腹便便的经济课蔡老师竟是她的丈夫时,简直无法相信,但又如何,他的幽默、他在经济学上的造诣才是她欣赏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被爱的特质,你无法知道你的哪一面会吸引来哪一个人,或许是对方也有的,亲切的共鸣的,或许是对方没有的,羡慕的崇拜的。
就像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面说的:“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欣赏是稳固之本
在一段感情中,彼此欣赏是爱的滋养,互相挑剔就只剩消耗,只有因为欣赏而产生的持续性吸引力,才能走到最后。
《人世间》里,周蓉和冯化成这对不能善终的夫妻,就是从欣赏走向互相看不起。
少女时期,面对那样一个“什么都没有,只有才华”的男人,周蓉不计后果,舍家远赴,沉浸在他文采的温柔乡里,那时的日子多苦,却会为一捧山花野草而感动。
而冯对周蓉的欣赏,则是这个姑娘对文学的炙热,和对人生自主权的掌控与勇气。
可日子越过越好,反倒矛盾不断,不是冯化成江郎才尽,也不是周蓉不浪漫了,看似是生活物质问题,本质上是当初那份纯粹的欣赏被消磨殆尽,只剩眼前的庸俗不堪。
唯有仰慕意味的情感,能成为一段关系里的粘合剂,把对方的优点无限放大,而缺点则变得瑕不掩瑜,很多看不惯的,或许一句“人无完人”也就说服自己了。
我有一闺蜜,喜欢看书,老公追求她的时候,常常送她新书制造惊喜,他说她和很多女人的气质不一样,没几个爱看书的。
后来她辞职在家带小孩儿,有了新的房子车子,但俩人常常为了房贷车贷孩子不欢而散。尤其看她抽空看书时,就在旁边冷言酸语:“装模作样!”
世间很多婚姻依旧维持着,那份最初的欣赏却早已烟消云散,没有了这种情愫的支撑,也不过就是搭伙过日子了。
生活不会一成不变,人也随着年龄、阅历、境遇在变化,初心得跟上啊。
欣赏是激励之道
作家三毛曾说: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欣赏对方一定要表达出来,就像“我爱你”三个字多说无害,当你不断强调和称赞对方某个你欣赏的点,对方会越做越好。
那本来就是人家的强项,而你不过是发挥了伯乐精神。
最近的热播剧《幸福到万家》中王庆来这个角色褒贬参半,但却让人有所感悟:你所热爱的事情,会因为被瞧不起而卑微到尘埃里,也能因为被激励而光芒万丈。
“什么都不会,只会种地”是王庆来这个角色的特点,在被妻子何幸福大力鼓舞之前,除了勤劳肯干产值比别家大,也没别的成绩了,还因为离开那片最熟悉的黄土去城里碰了满脸灰,更是觉得自己不值半文。
可不断进步着的何幸福并没有因此对他冷嘲热讽,深思熟虑后决定共同回归他们的根,一个背靠山水,一个面朝黄土,把他们彼此都擅长的事情做好,并默默地给对方提供支持。
我的欣赏里有等你成长的宽容,有陪你成长的勇气,彼此的认同、鼓励,都将会成为对方的最佳赛道,好的爱情越走越广阔。
当你回头,我也终将不在原地,我变得更好了,更拥有欣赏你的底气。
正如27年前的动画电影《倾耳倾听》中那句:“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
无论爱情或婚姻,总是谈及经营。
可经营的到底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标准无法衡量,既然如此,让我们追溯源头,不忘初心,那颗当时埋下的小种子,那束当时点燃的小火苗,它的名字叫——欣赏。
好的感情,没那么复杂。
互相欣赏,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