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书,看微信,经常会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话。有些是名人说的,有些不知道是谁说的,有些很正能量,有些能量也不一定很正,但读过之后,都能引发一些思考。
摘录一下,发到个人微信公众号上,自己留存,与大家共享。
下面的话发于2021年11月8日,摘自网络,说是塔拉・韦斯特弗的话。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韦斯特弗
塔拉・韦斯特弗,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百度了一下,说是内容很单薄,主要就是一句,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经历简单而奇特,生在一个奇特的家庭,父亲不让孩子上学和就医,17岁前一天学校都没上过,通过自学考上大学,成绩优异。
出版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单看百度百科的资料,感觉这位博士无非网红而已;联系上面那段话,感觉这个剑桥博士应该很博士。
感觉上面那段话说出来教育的真谛,或者说,比较全面地诠释了理想的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教育应该使人的眼界更宽,境界更高,格局更大,更宽容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社会、理解别人、理解自己,更好地与这个社会相处。
一直认为,教育是个偏正结构的组合词,包含教书、育人两部分,教书是手段、是形式,育人是结果、是目的。教什么书重要,也不重要,育什么人才是核心。
育什么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人,培养社会进步发展的推动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
一个人受过教育,最起码应该懂规矩、守规矩,有基本的正义感、是非观,知道什么是好的对的美的,什么是坏的恶的丑的;知道什么事应该做、可以做,什么事应该尽量少做、坚决不做,应该通情达理,知书达理,基本善良。
学问、知识、技艺技能,是教育的内容,则应该是教育的副产品。学问再高深,知识再渊博,技能再高超,如果不是社会的合作者、甚至是社会的破坏者,发生在他身上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现在一些人看教育,很看重教,甚至只看重教,对育的问题很忽视无视,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就是考高分读名牌大学读硕士博士,至于其他,则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
这种教育观念,结果只能是了一批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是教育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