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春雷乍动,万物生长。
3月5日,将迎来24节气——惊蛰。
惊蛰节气,古又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到了惊蛰时节,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
惊蛰时节,万物生机盎然,但乍暖还寒,要做好身体的养护工作。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滋生的季节。
此时,正值冬春更替,冷暖空气交锋,气温波动甚大,需防“倒春寒”的出现。
惊蛰节气习俗,你知道多少?
1:吃梨。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2:祭雷神。惊蛰节气神乃雷神。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
3:打小人。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驱赶霉运,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4:祭白虎。惊蛰日拜祭白虎,驱百虫,免受虫害。
5:炒虫。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
明日惊蛰,食一白二芽,饮三杯茶水,调理好四气,全年都安康
惊蛰,食一白二芽
一白
——葱白
惊蛰的时候,多吃点葱白,对健康有益。
大葱,几乎每天做菜都需要,而春吃葱白,好处多多。
葱白,入肺、胃、肝三经,通阳解毒,适合早春食用。
并且,葱白有发汗解热之效,可健胃、利尿、祛痰,抑菌。
到了惊蛰时节,细菌和病毒也开始活跃,此时,十分容易得流感。
吃点葱白,或者用其煮水,可发散通气,能很好的预防缓解春季的风寒感冒。
此外,还可用葱白做汤,感冒时每天喝两三次,可暖身发汗,可改善轻度感冒。
二芽
——荠菜芽
“阳春三月三,荠菜赛灵丹”。
春季,百草萌芽,是吃野菜的好时节。
而荠菜,是春季最早发芽的野菜之一,不可错过。
惊蛰时节,挖点荠菜吃,可护肝明目,利尿消肿,增强免疫力。
荠菜,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多吃点荠菜芽,营养美味,助力健康。
早春的荠菜芽,用来煲汤喝,味道十分鲜美,不妨挖一点来尝尝鲜吧。
——香椿芽
香椿芽,也是惊蛰时节不错的食物。
每年从惊蛰到谷雨,都是采椿芽的时节,香味浓郁。
香椿,可提高免疫力,健胃、理气、抗菌、消炎、润肤。
香椿芽,最受欢迎的吃法,就是炒鸡蛋,满屋飘香,十分美味。
惊蛰,饮三杯茶水
惊蛰时节,饮茶水,疏肝、散寒、解春困。
第一杯:解郁茶
惊蛰至,要疏肝理气保健康。
一杯花茶“解春忧”,重瓣刺玫花泡水,是好选择。
春季,是饮花茶的好时节,芳香浓郁的花茶,可改善心情。
重瓣刺玫花,香气浓郁,可调节心情,疏肝理气,是早春茶饮好选择。
惊蛰时节,改善心情,缓解春困,用重瓣刺玫花泡水,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滋养心肝血脉,改善不良情绪。
第二杯:灭火茶
初春,风大干燥,易上火。
尤其是惊蛰时节,气温上升,春火大,需严防。
很多人此时会出现眼干涩、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
此时,用婆婆丁叶茶,泡水代茶饮,清热解毒又下火,十分有效。
婆婆丁,也是早春的野菜之一,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可用来泡水喝。
它被称为是“天然下火草”、“天然抗生素”,春季用其泡水,可以很好的灭火,消炎杀菌,改善咽喉不适,对灭肝火、胃火,效果更佳。
第三杯:清毒茶
惊蛰时节,万物生发,体内的毒素,也会趁机“外发”。
此时,给身体排毒的好时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可错过。
红皮菜根茶,泡水代茶饮,有促进排毒,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红皮菜的根茎含有一种可溶性纤维,能清除肝脏内的毒素,促进毒素排出。
此时,其有效成分,还能够把肠内的胆固醇结合成不易吸收的混合物质而排出,改善消化系统,可很好地润肠通便,促进肠道排毒。
惊蛰,调理好四气
一、调顺肝气
春属木,与肝相应。
惊蛰后的养生,以养肝为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顺肝脏之气。
肝气生发之时,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一旦肝郁气滞,便会损害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诱发疾病。
对策:外出踏青
想要调顺肝气,可以多外出散散步。
惊蛰过后,多外出踏青,有助于散心,促进肝气抒发。
一旦经常宅在家中,会影响到人体的情绪,不良情绪便会导致肝气郁结。
外出踏青,散散步,走走路,有助于改善心情,还可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促进排毒,一举多得。
二、调养胃气
胃气可带动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
惊蛰过后,天气乍暖还寒,对胃是一大考验。
一旦受寒,便会损害胃部健康,影响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再加上,春季一些河鲜、野味开始端上了的餐桌,十分考验胃气。
胃气不足的人,往往消化功能比较弱,吃东西不容易消化,同时,还会有脘腹胀闷、全身乏力、头晕思睡等,一定要注意调养好胃气。
对策:经常揉揉腹
调养胃气,一定要吃早餐,并且是温热的早餐,可唤醒胃气。
此外,就是要经常按揉腹部,可健脾胃,助力胃气生发,呵护健康。
腹部,是胃所在部位,经常按揉,增强脾胃的功能,达到养胃健体之效。
饭后,半小时左右,可揉揉腹部。
经常按摩,可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养胃健体。
全身放松,一边按揉腹部,一边配合着缓慢的呼吸,能很好的疏通腹部气血流通,缓解胃部不适。
三、调匀肺气
肺主气,人的气力都来自肺气充足。
春天忽冷忽热的天气、感冒久咳、悲伤过度等,都会损耗肺气。
肺气虚的人,往往没有精神头,总是感觉气短乏力,看起来很虚。
因此,在春季调匀肺气,对于减少呼吸道疾病,十分有益,不可忽视。
对策:按揉中府
中府穴,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
此穴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闲来无事,可经常按揉。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四、调足肾气
中医讲,肝肾同源。
惊蛰后,适宜养肝,也同样要养肾。
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对人体的生命尤为重要。
很多人容易生病,体质较差,大多是肾气不足所致,要注意调养。
对策:经常抖一抖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拳背轻贴肾俞,利用抖动按摩穴位。
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经常这样做,可助力肾气生发,从而养护肾脏,保护身体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