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做什么事一般都使用巧力,用蛮力的很少,在我这仿佛是例外。每次在本子上写字的时候气沉丹田,写的字真是力透纸背,写完了感觉手腕有点酸,这就是方法不当的缘故。
没有技巧就写不出好字,在同舟小站进行摘抄打卡挑战活动,每天摘抄一篇,已经坚持到第49天了。字写得那么用力,字体却没有改观,下一步是要找个字帖来好好练练了。写字对于人的脸面还是挺重要的,记得我认识一个小伙子,长得很帅,有一天我偶然看见他写的字,真是有点一言难尽,像小学生一样歪歪扭扭,字还很小,和他高大威武的形象十分的不相衬,这有点影响到他的整体形象。
有的人其貌不扬,但是写得一手好字,顿时为他加分不少。我不求字能写得端庄俊秀,最起码不能有碍观瞻吧!在同舟小站写了49天,有了些微的进步,拿起笔对于字不是那么陌生了,运笔也流畅了一点。
摘抄主要是抄一些自己很喜欢的句子段落,每天抄一点,加深了印象。我做事情有时规划得不合理,如果在太晚摘抄的话,效果就打折了。那时两眼惺忪,恨不得立马睡觉,勉为其难地抄写一段,就显得有点悬浮了。
最近一个月我努力进行了改正,在白天有空的时候就抄一段,这样晚上就从容多了。有时在上班的间隙也拿起本子抄写,一点没有浪费时间,心中有小小的成就感。
这次摘抄主要是散文和余秋雨的中国文化史内容。那些散文优美的句子,读是一种享受,写了更加深了印象。名家文笔隽永深情,表达非常自然,没有无病呻吟的感觉。而余秋雨的文章一如既往地令我喜爱,抄他的文章,更是令人受益匪浅。
他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脉络,曾经出现的文化名人都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这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法家颜真卿。以前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是字写得特别好,没想到他还是一位爱国英雄。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勇敢而出,和哥哥一起带领20万兵马向安禄山进攻,为平反战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晚年的时候,又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唐朝的任命,去劝说反叛的朝廷命官,明知凶多吉少,他依然毫不畏惧,最终为国捐躯,那时他已经76岁了。他真是壮烈的人生,令人无比的敬仰。
欧阳修曾经说过: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五百年,他的英烈行为高不可及,就像严霜烈日一样,人们除了敬畏,就是仰望。他的人格高度真的难以重复,颜真卿是唐代文化人格的地标,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代表,余秋雨对于他,笔间充满了敬仰之情。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抄写,对于优秀文章的记忆深刻,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管是摘抄还是写日记,持之以恒。投入自己的精力,它会有小小的回报。它不似狂风暴雨醍醐灌顶,而是像溪水一样缓缓流淌,你认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是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
我很庆幸参加同舟小站的挑战,和自律者一起同行,每天收获了小小进步。49天不知不觉已到,81天并非遥不可及,我相信一定会顺利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