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教育部就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我国教师工资水平已由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名中倒数后3位,上升至目前全国19大行业中排名第7位。
消息一出,引起全网热议,网友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再穷不能穷教育”“作为一名刚从教的老师,虽说教书育人不是为了钱,但是生活方面得有保证”“真的应该提高教师的收入!不是所有老师都有生源课下辅导挣钱,大部分老师还是指望着工资活”。绝大部分网民都表达出教师工资应该提高并希望得到落实的观点。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的慰问信中曾如此说道。那为什么在提倡尊师重教精神的今天社会大众会如此关注教师的薪资问题呢?表面看是在关注的教师物质问题,物质决定意识,说到底还是关注的教育本身的风尚和现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容不得马虎大意。而教师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尊师重教不能只谈精神,物质保障不可缺少。2017年,有媒体发布了一份“2017全国体制内教师平均工资排行榜”,该榜单中薪资最高的北京地区教师能拿到手的工资仅6万元左右,而2017年北京市的平均消费水平就达到3万7千多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尚且如此,排在最后一位的陕西渭南某乡镇教龄6年的老师月工资仅1050元,甚至不及当年陕西省1680元每月的最低工资标准。虽然上述数据来源于网络,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和完全的准确性,但是我们从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教师行业的困境。当教师们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即使社会大众发自内心的尊敬教师,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又谈何教书育人?谈何立德树人?
当然,尊师重教也不能只谈物质不谈精神。教育部在一直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希望保证学校课堂的质量,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屡禁不绝。教师队伍中的极少数,更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在课堂中不讲重点,吸引学生和家长们报名补习班。教师被誉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工程师的理想信念都产生了偏差的话,那教育这个塑造灵魂的工程效果怎样就可想而知了。因为其重要性和工作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仅仅追求高薪,大可不必踏入这个行业,因为在这个行业得到满足的是一份育人的成就感而非优厚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3日正好是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报名开始的时间,教育部发布的消息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的有识之士报考教师资格证,最后由于报名人数激增使得2019年下半年报考时间延长两天。
当社会尊重教师们的工作,家长们理解教师们的难点,更重要的是政府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不必为了赚钱养家而花费精力兼职,想必这不仅会极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工作质量,而且还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个队伍,对中国的教育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反之,一味地跟教师们谈情怀,而忽视物质条件的保障,尊师重教也只是口头白话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