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看到一篇文章,关于李宗盛的,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读懂了是经历,听懂了是人生。李宗盛歌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愁,都是一场又一场不同的人生。我们要从中学会修行,更要懂得成长,不断地与世界与自己和解。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一件事——与自己和解。与那个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解。与那个必须怎样的自己和解。与那个天命所归的自己和解。接受人生的无常,接纳生命的不完美,然后“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文章开头的这段话,相信很多人一定深有体会。
最近也想开了很多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道理。虽然还不敢保证彻底做得到,但是我在努力,不强求,就不会失落,不期待,就不会失望,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做到这16个字,人生必定会过得更潇洒自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大不相同,尤其是深度接触,会发现一个和曾经认知的完全不同的人,别人的人生也会带来很多思考,越这样想就觉得有趣。人生无处不是惊喜,无处不是考验,无论此刻经历了什么,那都是你该经历的,躲不过去,那就接受它,来磨练自己。等待未来某刻的突然长大成熟带来的喜悦。
叔本华说,人类有两大痛苦的根源——物质匮乏和精神无聊。物质的匮乏让人为生存所累,不能得以享受闲暇之乐,人们在困顿的生活中争扎,苦苦求索,得来往往只有泥泞。
精神的无聊让人为闲暇所苦,不能认识到闲暇之乐,他们用各种活动充塞心灵及时间,蝇营狗苟而往往不知所求。
真正的幸运的人,既无需为生存而努力挣扎,亦无需忍受长时间的闲暇造成的无聊之感,他们疏离而孤独的存在,却拥有人世间莫大的幸福——在灵魂的世界里遨游。
但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多数平凡的人生,唯有将这两种痛苦相互中和,方能摆脱困扰。
今天自己写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在引用,但都是我想表达的观点。人生苦短,唯有自己在内心设定一个平衡点,尽力而为。不为难自己,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不是妥协,改变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只有做好自己,不去强求,顺其自然,会发现一切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经历过人生苦乐,才觉得人间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