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接受改造的溥仪听到“抗美援朝”的消息,当即撕开棉衣,取出印章说:“这是我26年前从故宫偷出来的,现在我自愿上交政府!”
在一天夜里,溥仪趁大伙都睡下,脱下了自己的外衣,撕开后,取出了跟随自己半生的田黄三联玺,并且找到了守卫,表示要上交一件宝物。
战犯所的领导得知后,立刻起身,前来面见溥仪。
领导表示,溥仪的这次文物上缴,是非常有意义的,使得国家可以更好的将文物保护起来,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随后,领导将宝物上报给了相关机构。
这件宝物就是“清乾隆帝田黄三联玺”。
三联玺是乾隆皇帝时期所制,乾隆帝在世时,对其爱不释手。
三联玺的是由田黄石作为原料所制,田黄石向来有“万石中之王”的美称,且其色彩温润。
田黄石盛产于福建,在明清时期,皇帝以及达官贵族,经常使用田黄石作为印章,因此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而三联玺就是田黄石最成功的代表作。
三联玺,顾名思义,共有三个印章,这三个印章通过石链相连。
自古以来,皇帝玉玺并不少见,但是如此精致的联玺,还是很少见到的。
因此,三联玺作为当时乾隆皇帝的身份象征,不止材质十分珍贵,它所体现的文化思想,更是无与伦比的。
有野史流传,在乾隆皇帝离世后,三联玺一直由后代皇帝传承下来,一直到溥仪这一代。
1924年,溥仪因为叛乱被赶出紫荆城,溥仪随身携带了许多的珍宝,出宫后的生活全靠变卖珍宝来维持,因此,数件珍宝因为溥仪的原因已经永远的流失。
但是,这件宝物,溥仪二十多年来一直随身携带,害怕被一些歹人抢夺掉田黄三联玺,甚至将三联玺藏在自己的贴身衣物中,视其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即使辗转过日本、苏联两国,溥仪也一直没有让这件宝物露面。
虽然大清已经灭亡,但他还一直小心保留着,即使生活窘迫也没有将其卖掉。
那么,对于溥仪如此贵重,并且具有非凡意义的宝物,为什么现在舍得自愿献上了呢?
原来,在1950年,美国干预朝鲜战争,依靠先进武器将朝鲜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干涉我国边界线了。
随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军改名为志愿军,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保卫战。
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属于一穷二白的阶段,但是百姓们对志愿军一直是大力支持的,纷纷开始砸锅卖铁来支援志愿军。
因为百姓们刚刚经历过中华民族的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不愿意再经历一次,他们希望能够和新中国一起永远昌盛的发展下去。
溥仪此时已经从苏联遣调回国,由于他的身份,回国后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
在得知抗美援朝要开始了,百姓们都不有余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溥仪此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要做些什么了,便将这件宝物上交给国家。
此后,三联玺便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溥仪此举,也意味着他的思想发生了大转变,玉玺自古以来,对皇帝就有着特殊的意义。
溥仪在今天,彻底的认识到清朝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他现在属于中国公民,接受新中国的改造,新中国没有抛弃他,他也是新中国的一份子。
历史上,溥仪变卖国宝,作为满洲国皇帝,充当日本的傀儡,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有罪的。
但是换角度而言,溥仪也是一个可怜人,幼年即位,此时的清朝已经动荡不堪。
作为封建思想的拥护者,他一直以恢复清朝为使命,他不想大清江山毁在自己手上,奈何封建社会已经注定被历史所淘汰。
经过半生的飘零,又被日本、苏联接连扣押,在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心里是十分绝望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所犯的滔天大罪,回国后必定会被处决。
但是,新中国给了他一次机会,也是人民给了他这次机会,给了他一个改造的机会。
回国后,溥仪逐渐认识到,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之前落后的封建社会了,自己的“皇帝梦”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终于,经过十年的改造生活,溥仪已经完全褪去了昔日封建皇帝的思想,并且由于改造过程中表现良好,溥仪提前获得了特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