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并不觉得乳名很重要,其实有时候还会引起灭顶之灾。唐朝出来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在当时那是无法被接受的事。但命中注定很难理解,但也有一个人因为乳名起错了替武则天而亡。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听到了“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言,武则天还是个才人,皇帝压根儿没想到这个女人就是谶言说的人。大臣们开始猜测谁是“女主武王”。一次太宗宴请武将,行酒令时让大家自报乳名。当时有一个将军李君羡乳名叫“五娘子”,大家听了还嘲笑他如此威武的男人却用了女人名。但太宗越想越不对,李君羡是左武卫将军,值玄武门,封爵是武连县公,又是武安人,乳名又叫“五娘子”,“武”字加“娘子”正好对应了谶言,太宗就找了罪名把他杀了。一个乳名引起悲剧真是非常冤枉。直到武则天称帝后李君羡才得以平反被风光大葬。
过去一般人都有名,字和乳名,而通常父母叫孩子就直呼其名或叫乳名而不会称呼孩子的字。字是朋友间的相互称谓。古人婴儿夭折率很高,没活到三个月的孩子基本得不到正常安葬,也不入祖坟,所以给孩子起名要三个月以后。父母给孩子起的乳名随大流、以贱名避祸延命的习俗。先秦晋公子的小名是黑臀,卫大夫小名叫司空狗,司马相如的小名是犬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亦里也记录了许多当时的贱名:邓狗、邓鼠、胡秃、黄鼠、光象、李鼠、唐鼠、唐泥、唐堆、田奴、王奴、谢狗、赵鼠、朱狗、黄溺、谢溺等。某些地区民众文化水平低,粪堆、可瘦、猪子等名字都是常见的。
还有一些用外来语包装的“贱名”。根据北朝和隋唐文献总结,黑獭、黑闼、黑塔、黑太、黑退、黑堆、黑胎等都是北朝到唐初北方人常见乳名。当时外来文化主要有三个体系,印度一佛教、鲜卑一突厥、伊朗一粟特。黑獭就是受伊朗一粟特文化的影响。在中古发音中这是粟特语中音素换位后的表达,聚特语“狗”的译音。宇文泰乳名可以理解为“狗子”,刘黑闼则大名曰“狗子”。
古人入学后正式名就取代了乳名。如果没有上过学或身份低微的人可能就一直沿用乳名。有些贫穷的父母就直接给孩子起个名,乳名也是大名。当然史籍中也光辉霸气的名字,但通常是发迹后改的。比如刘邦原名叫刘季,其兄名刘仲,这是兄弟间经常用的“伯仲叔季”排列的命名法,发迹后改名为刘邦。还有程咬金原来叫“程知节”,从军后改了名。元代平民起名也有按数字排名的惯例,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从军后改的名。还有一些数字是父母年龄相加,《朱氏世德碑记》记载有朱仲八、朱六二、朱十二、朱百六、朱四五、朱四九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