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地教育?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很多老师会想这是一个不太确定“做法”,而且很幼稚的常见问题。对,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样,也同样认为太广、太普遍,不容易“答”到要点。
然而,回顾自己一幕幕的教育犯错学生的经历,我不禁一颤:哪怕教育得很成功,但方式方法上依然存在众多问题,所看到的学生的“服”和“改”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要说达到有效教育,差之甚远。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日常教育学生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教育学生的方法、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犯错,我们或许因为工作的繁重和耐心陷入无限的教育之中,主要表现在:
第一,指责
因为学生的一时“不配合”,或者因为学生的“屡教不改”(我们常常说的屡教不改指两次及以上的犯错而不听从悔改)而产生“偏见”,缺少耐心而进行指责或者强烈的指责。
对于“指责”的教育方式,作为老师都知道不好,而且都想避免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由于当时学生的不可理喻行为,加上人的“指责”式对话的本能,总会有意无意地陷入到对学生的“指责”教育中。
而学生呢,本来就犯了错,本来就处在对与错的困惑之中,在面对老师的指责更加无所从。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就出现你越说,他越犯错的尴尬局面。
第二,说教
当发现学生犯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想好好地了解了解,以便对症下药。于是,叫来学生,与之对话,名义上是对话,其实往往会陷入到“质问”。这样就无意间开展着“一问一答”到“点评式”的说教。
这样的处理,老师往往是恨不得把相关的道理滔滔不绝地说给学生听,压根不顾学生的感受和反应。
这样的不停地“灌输”道理,也是适得其反。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些道理,说说就能对他起到作用,那么,上学以来听了老师讲那么多,也就不至于犯错了。
所以,这样的“说教”教育方式也起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不过,比起一味的责备要好得多。
第三,引导
如果遇到学生犯错,老师是“耐得下”性子的人,就会先想好对策,并充分估计学生犯错的可能原因。
做好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明确问题以及改正错误的方案。
这样的“引导”式教育,有了一定的“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并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还是关心他的,还是想真正帮助他的。
但是,这样的引导往往是学生还是认识不到位,过一段时间还会“再犯”。从记忆的角度讲,或许这样的“引导”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太深刻吧?
为什么“引导教育”也还是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呢?
其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关键对话”。
这里要强调的是“对话”的这一种教育方式,而且是“关键对话”,并非“随意”的对话。
然而,“对话”作为一门课程,根据人的心理特征等不同,显得较为难以把握。我们平时同样进行着众多的对话,但对话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达成多少目标?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因此,实现高效对话,从而达到有效教育学生的目的显得更为重要。
怎么进行关键对话的问题越来越值得人们去研究、归结以及深思。
怎么问才能问到想要的结果?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一切的出发点是达成“关键对话”的目标。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教练式的“问—听—说”,来改变责备学生、说教学生的不良教育方式。与学生充分建立链接,让他们感知问题,寻找犯错的根源,变“要求他……”为“我必须……”。
很多时候,当学生犯了错,他们能接受老师教育的道理,但唯独不能接受老师教育他们的方式。
当采用“关键对话”,把“我们老师要求他怎么去做的问题”转变为“让他自己去感知、觉察并明确自己不得不去做”的时候,他们就建立了自主、自律和自觉。
这样方式下的教育会促成建构一切需要改变的东西都是他们自主选择的,一旦让他们明白他们也只能这样选择的时候,老师不去教育他们,他们也会慢慢去努力、去改变。
这就是“关键对话”所赋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