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章 石猴称王寻长生之方

第一章 石猴称王寻长生之方

作者: 荒冢昏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13:46 被阅读0次

                诞生

最初,天地未分,宇宙只是模糊的一团。

而后,盘古开辟了天地,三皇五帝整治了世界。

那时的世界,分为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图源自网络

《西游记》的故事,总是从东胜神州开始。

东胜神州有一傲来国。

傲来国靠近海域处,有一座山,名叫花果山。

这绝非普普通通的一座山,自盘古开了天地时,它就存在了。

不管历经多少岁月,这里似乎永葆青春。

山林里除了常年不凋谢的花和万年长青的松柏、竹子,还有仙桃、锦鸡、寿鹿、仙狐、灵禽和玄鹤,甚至还有凤凰、麒麟和龙。

如果你能寻到一条溪涧的山谷,一定也会因四周密布的藤萝和周围总是嫩绿发青的小草而流连忘返。

不,如此仙境,人类似乎都不配踏足。

当然,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奇异的是,花果山的正顶上,有一块仙石。

(网上的仙石图片实在看不上)

仙石尺寸不计,石头上有似人又似动物容貌的形状。石头周围没有大树,常年受着日月精华,渐通灵性,竟然就怀了孕!

有一天,仙石裂了开来,产下一个石卵。石卵遇了风,变成了一个石猴。

图片源自网络,看起来很玄幻有木有

这只石猴,五官、四肢一应俱全。很快学会了爬和走,还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拜了拜。拜天地时,他的双眼闪着金光。这金光有多厉害?厉害到被玉皇大帝所觉察。

当时,众神仙们齐聚灵霄宝殿正开会呢。主持会议的是会长玉皇大帝,他通过天庭城门两边的瞭望台,见有金光闪闪,便命千里眼和顺风耳去南天门观看。

二人听了听、看了看,回来上报说:“闪着金光的地方,是东胜神州临海东边一个叫傲来的小国处,那里有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头产一卵,卵见风化成了一只石猴。石猴在拜四方,眼睛里的金光便被会长您看见了。现在他喝了水、吃了东西,金光也就慢慢消失了。”

这汇报也真是很细致了。

玉皇大帝听后,总结陈词:“这物种是天地精华孕育出来的,没什么好奇怪的。”

不愧是会长,果然见多识广。

【我认为吴承恩此处提及神仙们的事儿,主要是在突出石猴的独特,并没有硬要让玉皇大帝露个脸儿的意思,所以下文继续讲石猴的故事】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石猴在花果山过得可惬意了!

走走跳跳、吃吃草、喝喝清泉,采采花果、爬爬树。狼、虫、虎、豹、獐鹿、猕猿还都成了他的好伙伴、好朋友和亲人。晚上住在石崖下、早上就在山洞里游荡。因为过得舒畅,时间过去了多久,who care?

            因勇称王

这一天,天气炎热,一群猴子(这是真正的普通猴儿了)在山间避暑,都在松树下嬉戏玩耍。

爬树、采花、摘果子的;抛弹子、抓子儿的;堆沙子城堡、赶蜻蜓的;拜天地、敬菩萨的;扯滕蔓、编草帽的;捉虱子认真时又咬又掐的;理毛发、剔指甲的;挨着推着挤着压着拉着扯着的,就说热闹不热闹吧!

这些好似幼儿园在读的猴子们,疯玩之后,就去山沟里洗澡。沟里的水还在奔腾,见此情景,它们开始了思考,纷纷说道(当然,是用猴语):“这股水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反正今儿也没啥事干,要不我们就顺着山涧爬上去找找它的源头?”

统一了意见,众猴无论男女、兄长齐上阵,最后找到一幕瀑布。猴儿们发现新大陆一般,拍手称赞起来:“好水!好水!”他们还发现,这里还和山脚下的大海相通。便又齐说道:“谁有本事敢钻进这里面去看看?若寻出了一个源头,还没有受伤的,我们就拜它为王!”

这话连说了三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难道出自这里?),这时,杂丛中跳出了一只石猴,他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说完,高调的石猴便闭着眼睛蹲下了身子,纵身一跃,跳入了瀑布中。

他的勇气让他发现了另一个世外桃源。待他睁开眼睛抬头看时,哪里还有什么水?面前只有一座铁板桥,水在桥下流。来到桥中间,正当中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用楷书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走到桥头再一看,这里简直宜室宜家!

石猴喜不自胜,急着出去告诉大家,大伙儿围住他,忙问:”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

石猴:“没水,没水!只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有花有树、有石房。房子里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子!中间还有一块石碑上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里面很宽敞,起码容得下千百口老小,简直就是我们安家的好地方!我们都住进去,也省得在这外面躲雨避风受热了!”

众猴听了,个个欢喜,都让石猴带头先进去。就这样,大胆的猴子,紧跟着就跳进瀑布了;胆小的猴子,纠结一番、抓耳挠腮的也进去了。到了桥头,大家开始抢占地盘、搬移物件了。忙得热火朝天!

石猴坐在石椅上,看它们都忘记了先前的诺言,便提醒群猴是时候拜他为王了。

众猴听后,履行诺言,一只只猴子按年龄排列好,对着高高在上的石猴拜了拜,并称他为“千岁大王”。石猴登上王位后,便自称“美猴王”了。

美猴王似乎是天生的管理人才,他为猿猴、猕猴、马猴等设置了官位,大家各行其职。早上游玩于花果山、晚上入住在水帘洞。独他一人山中为王,真是不胜欢乐!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大概也就是过了三五百年的时间吧。

突如其来地忧虑与志向

这一天,美猴王在与众猴吃喝享乐间,突然伤感到掉下泪来!

猴儿们慌忙俯首帖耳询问大王的烦恼。

美猴王感慨:“在这欢乐的时光里,我有了一点儿远虑,所以烦恼。”

众猴笑了:“大王,您也太不知足啦!我们现在如此自由自在,有啥好忧虑的呢?”

美猴王的思想格局必然更大些,他说:“现在虽然不受人间的王位拘束、也不用害怕麒麟、凤凰这些禽兽,但等到死去那天,却有阎王老子管着了!一旦死了,可就不像现在这般自由了!”

听大王这么说,众猴也跟着悲伤起来,个个都开始惧怕死了。

故事要发展下去,总需要一个推动情节的角色出场,这时,一只通背猿猴跳了出来,他大声说道:“大王,小的知道,有三等人不归阎王老子管!”

猴王:“哪三等人呢?”

猿猴:“那就是佛、仙和神圣!他们能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这三等人住在什么地方?”

猿猴:“就在人间,而且是在仙山古洞之中。”

猴王满心欢喜:“我明天就下山,哪怕是到天涯海角,也定要拜访这三者,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术,就能躲过阎王老子了!”

群猴鼓掌称赞:“好耶!好耶!我们明天去采摘多些果品,替大王饯行!”

次日,饯行宴圆满举行,各类奇珍异果、鲜花美酒,整整齐齐,摆满石桌。群猴轮番向美猴王敬酒、献花、献果,所有猴子猴孙痛快喝了一天!

第二天,美猴王一大早起来,独自撑着竹篙、踩着群猴编制的竹筏、带着果品离开了。顺着风向,顺利到达南赡部洲。

南赡部洲的海边,一些人在忙碌:捕鱼、打雁、挖蛤、淘盐。美猴王走近,耍了个把戏,吓得那些人舍弃物件、四处慌逃。美猴王逮住个跑不动的,劫了他的衣服。他便穿着人类的衣服,走街串巷。不仅学人礼、还学人话。可也无一日不想着寻找长生不老之方。尽管如此,走遍南赡部洲的大街小巷,走了八九余年,却与佛仙无缘。美猴王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世间凡人,个个都是名利之徒,为了衣食劳碌、为了封官授爵,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要为了子子孙孙谋富贵,真是不自由!即使不自由,却还不回头。不回头,即使会把性命丢!

凡人如此,美猴王才不这样,他对自己此行目的很坚定。

既然南赡部洲没有神仙,海外一定会有!

          樵夫指引神仙路

于是又通过西洋大海,他来到了西牛贺州。在这里,他发现了一座秀丽幽深的高山。可能离开花果山许久,美猴王有点想念家乡,故而登山赏景?

正欣赏时,听见有人言语。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歌唱:

“观棋烂柯,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市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实在找不到歌唱版本,经典版《西游记》里的唱词也是做了修改的,仅放歌词于此)

美猴王听清了歌词,满心欢喜,认为自己找到了神仙。往前近看,唱歌的人是个樵夫,正举着斧子砍柴呢。美猴王上前道:“老神仙,弟子有礼了!”说着便对樵夫行了礼。

樵夫回礼:“担当不起!担当不起!我就一凡人,哪里担当得起"神仙"二字?”

美猴王:“你不是神仙,怎么说得出神仙话来?”

樵夫:“我说了什么神仙话?”

猴:“我刚刚来到林边,听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就是道教的经典,不是神仙,为何说这个呢?”

樵夫:“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叫做《满庭芳》,是一个神仙教我的。那神仙和我是邻居,他看我每天因为家事劳苦而烦恼,就教了我这段词,让我烦恼的时候念念。既能散心,又能解困。我刚刚念了念,没想到被你听到了。”

猴王:“你既然和神仙是邻居,为何不跟着他修行,学个不老之方什么的,岂不是很好?“

樵夫:“我很命苦。八九岁我才懂点事。结果,父亲去世,母亲守寡。我也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我得早晚伺候母亲。现在她越发年迈,我更加不敢离家。如今地里没有收成,穷得穿不暖吃不饱的,我只用砍点柴挑到市里去卖。卖了钱、买点米,做点粗茶淡饭,供养老母亲,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听你这么说,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君子,日后必有善报!不过希望你能告诉我那神仙的住处,我好去拜访拜访。”

樵夫:“那里离这并不远。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神仙就住在洞里。他叫菩提祖师,收的徒弟多得不计其数。现在还有三四十来人跟着他修行。你顺着那条小路,向南走七八里的样子,就是他的家了。”

美猴王扯住樵夫:“老兄,你同我去吧!假以时日,绝不会忘记你的指引之恩。“

樵夫:“你这人,真是有点死脑筋。我刚刚都跟你说清楚了,你还不明白吗?如果我同你取了,误了我的生意不说,家里的老母亲谁来照顾?我要去砍柴了,你自己去吧,自己去!”

              拜师得名

樵夫推辞不从,美猴王自己七拐八拐,走了七八里远,便望见了洞府。

霞光熠熠,老柏成林。洞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突起的石崖悬臂皆爬满青苔。仙鹤鸣叫,声音回荡于天际;凤凰飞翔,翎毛泛着五彩光。金狮玉象、玄猿白鹿时隐时现……

洞门紧闭,没有一个人。附近有一石碑,石碑上刻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见此,美猴王十分欢喜,心想:那个樵夫果真没有骗人,还真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洞!

这样想着,也不敢兀自敲门。美猴王便在附近的松树上吃松子、玩耍。没过多久,“呀”一声,洞门开了。从门后走出一个仙童,头上绾着发髻,样貌清奇。出尘不染,像随时都能驾着仙鹤飘于云端。看着就和平常孩童不同。

这童子走出了洞门,高声叫道:“什么人在此捣乱?”

美猴王“扑”地跳下了树,上前躬身说:“捣乱可不敢。仙童,我就是个想访道学仙的弟子,岂敢在此捣乱?”

仙童笑着说:“你是来访道的么?”

美猴王:“是。”

仙童:“我家师父,正打算登坛讲道呢,还未开讲,就让我出来开门。他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让我来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美猴王笑道:“是我,是我,是我。”

童子随答:“你跟我进来。”

进去前,美猴王整理了衣襟,庄重起来后才随童子进入洞府。说不尽走过多少楼宇宫阙,才来到瑶台之下。瑶台上坐着的正是菩提祖师,他的两边侍立着三十个小仙。

美猴王一见到祖师,便跪下,不停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念:“”师父!师父!弟子我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祖师:“你是哪里人?先说清楚你的籍贯、姓名,再拜也不迟。”

猴王:“弟子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的人!”

祖师听罢,命令道:“赶出去!他就是个撒谎骗人之徒!哪里能修什么道果!”

猴王仍然磕着头,慌忙强调:“弟子说的都是实话,绝无欺骗!”

祖师:“你既然老实,为何说自己来自东胜神州?你可知道,从那里到我这里,隔着两片大海,还有一座南赡部洲,你是怎么到达这里的?”

猴王磕头说:“弟子漂洋过海,四处探寻,已经走了十多个年头,这才到了这里。”

祖师:“既如此也罢了。你姓什么呢?”

猴王:“我无性。别人如果骂我,我也不恼。如果打我,我也不气。只要陪个礼就算了。一生无性。”

祖师:“不是这个性。这么说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

猴王:“我也没有父母。”

祖师:“既然没有父母,难道是树上长的不成?”

猴王:“我也不是树上生的,我是石头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有一年石头破了,我便出生了。”

祖师听后心下暗喜道:“这么说,你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几步我瞧瞧。”

美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的身躯虽然矮小丑陋,却像只吃松果的猢狲。从你身上为你取个姓氏,姓"胡"的话,寓意不太好。那就姓"孙"吧。孙字,男子、婴儿的意思皆有。”

猴王听后满心欢喜,立马又磕起了头,边磕边说:“好!好!好!今天有了姓氏,多亏了师父的慈悲!既然有了姓,请师父再赐个名字吧,也好让人称呼!”

祖师:“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你是第十辈的徒弟了。”

猴王:“哪十二个字?”

祖师:“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排到你,刚好是“悟”字。那就给你取个法名叫“孙悟空”,好么?”

猴王连声道“好”。

从此,美猴王的名字就叫做孙悟空了。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石猴称王寻长生之方

    诞生 最初,天地未分,宇宙只是模糊的一团。 而后,盘古开辟了天地,三皇五帝整治了世界。 那时的世界...

  • 花果山猴子多,为何石猴称王?

    花果山猴子不止一只两只,可为何偏偏是石猴称王? 观点一:石猴的出生环境和石猴的出生方式比较特别。...

  • 悲剧西游

    天生地养,一石猴傲然出世,便将天地震的一颤。然玉皇大帝有好生之德,便随这石猴去了。 石猴聪慧。将众猴寻...

  • 西游记笔记

    第一回石猴降生,花果山称王。追寻长生之法,拜师菩提祖师。 第二回习得地煞七十二般变化,痛离菩提祖师。遣返东胜神洲,...

  • 美猴王拜师改编

    石猴勇闯花果山水帘洞,给众多猴子猴孙们寻得一处安身立命之地。故被诸猴拜封为“美猴王”。后来,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法,逾...

  • 齐天大圣

    我独揽星月,补天为石; 我孤影百世,破石成猴; 我为求长生,渡海寻仙; 我大闹天庭,敢名齐天。 什么阴曹地府,于我...

  • 勘破名利关

    石猴休却俗愿,不为世人名利欲念捆缚,一心寻仙访道,求长生之术。 他遍历南瞻部洲,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

  • 每个人的最初,都是一只纯洁的猴子

    每个人的最初都是一只纯洁的猴子。 西游记的开篇第一章里,石猴要去学习修仙长生之道。 文中说:他...

  • 《西游记》读书笔记一(一至七回)

    仙石孕育,本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仙石汲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孕出一卵,化出石猴;出身便通晓礼仪,拜谢四方,出生...

  • 石头记

    今天网课上,学生们互怼"石头记"。@问:石猴的来历?答:始于仙石吸天地之灵气,方育万物之灵长。俩"石头"扛上:王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章 石猴称王寻长生之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al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