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走向成功的路很拥挤,但我们真的不用太着急

走向成功的路很拥挤,但我们真的不用太着急

作者: 格格晴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2-15 16:47 被阅读0次
    不管怎样,认定的事要有方法的坚持

    最近报了一个网络写作班,在助手前一天建群后,群里就像爆炸了一样,消息响到停不下来。大家都在积极推荐自己的公众号和文章。我才知道,报班的三百多人,基本人手一个公众号。公众号那么多,成功推出的不多,但是大家应该有目标,有梦想,万一哪天自己就红了呢?

    可是这样热切的互相关注,真的有用吗?

    恕我直言,真的关注不过来。

    就像这个群里,有个作者建议说:“我们把大家所有的公众号和简书整理一下,大家都互相关注一下。整理以后,以免漏关。”

    群里三百多人,假如人手一个公众号,就有三百多个。关注了又能怎么样?我们能一个一个去翻阅,去看文吗?可能只能任由那些标着小红点的文章,闲闲地放着,也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多大的阅读量。

    而且,不定期地,就有人会默默地取关你。

    简书同理。从我拥有简书账号的时候,我就关注了一大批写的好的签约作者,结果发现我自己,从来没有完全看完过。甚至到最后,大部分都不愿意点开了……

    所以这个作者的建议,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赞同,剩下的人,大部分都在静悄悄地忙自己的事儿。

    不是不支持他们,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的信息已经爆炸,每天有非常多的公众号产生,每一个公众号都想脱颖而出。如果纯靠关注人数想让自己的公众号走出去,似乎有点不现实。

    即便是我们这些关注者,积极地将这些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你的文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够,我想,愿意点开并认真读完的也不多吧。

    不管如何营销或者推广,能被读者认可的公众号,一定有优质的内容和思想,才是读者愿意追捧的。所以我们何苦着急在还没有将“质”提高的时候,就去追求“量”?

    何不省下那些绞尽脑汁在营销推广上花心思的时间,踏踏实实去写作,去提高。

    花若盛开,蝴蝶也就飞来了。

    就以我自己,我在写作领域,投入的时间一直很少,可是我对于闭门造车的自己的文字,总觉得已经达到了作者该有的水平。

    我那么着急成功,在简书申请了账号后,就开始疯狂写作,写完后就投稿,投稿被拒绝后,一度只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能识货。却从来不回头去看一看,自己的文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应该怎样改进?

    我想这是每一个初学者都曾有过的想法和经历。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都那么浮躁。都说通往成功的路上很拥挤,于是我们都急匆匆的蹦过去,可是这句话还有后面一句,但真正坚持到成功的人,不多。

    不是说站在通往成功的路口,我们就成功了。至少,我们还要走过去。

    对于我们这些写作方面的初学者,真的不是纯靠着急,就能写好的。毕竟,心理活动和行动,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认识一个姐姐,也是写作的爱好者,还是一个宝妈。迫于现实,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尽管她的生活一直是围着孩子老公转,她还是偷闲写了很多东西。

    一直在尝试投稿。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失败的。于是她报了线下写作班。可是孩子太小,还离不开她,她又特别想上课。这个姐姐干脆就抱着孩子去上课。

    经常可以看到,课后时间里,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用笔“沙沙沙”写东西,因为怕孩子被电子产品辐射到,她从来都是手写,然后在孩子睡着后打到电脑上。

    她会一边摇着孩子的摇篮,一边构思自己的文章。对照着别人的好文章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进而改进。

    她说想到过放弃,因为有时候真的太累了,太难以坚持了,那么辛苦的写出东西来,还总得不到认可,对于自信心也是不小的打击。

    她后来说,还好她没放弃,现在她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很多篇文章,也有了自己的公众号,用心地经营着,竟也有了几万的读者,一边等着她更新,一边鼓励她,以她为榜样对自己鼓励。

    于是,我决定不能再关着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随意写了,我应该走出去。所以,我报了写作班,结果发现,和我一样的人,真的太多了。是时候找一些方法,点醒我们了。

    看了一篇公众号作者写的文,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于很多初学写作的人的方法,也许这个方法适合于很多行业:要学会刻意练习,走出自己熟知知识和技能的舒适区,在需要新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区,接受压力去挑战。

    认定一个领域,“像疯子一样轴,像傻子一样死磕”,总会柳暗花明吧。

    走向成功的路很拥挤,我们要坚持挤,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这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此刻的你,何必着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向成功的路很拥挤,但我们真的不用太着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bq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