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和男友又吵架了。起因是小A想着两人的纪念日,必须做点什么,就拉着男友去看了午夜场,结果,男友在电影院里睡着了,两人大吵一架。小A认为,今天是纪念日,男友没把这么重要的日子放在心上,就是他的不是。而男友认为,今天他已经工作一整天,能陪着小A去看午夜场已经很辛苦了,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不喜欢看电影。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隔天,小A就把吵架的事情,告诉了闺蜜。闺蜜新婚刚一年,小A很是羡慕。她抱怨着男友不够体贴,却把闺蜜逗笑了。闺蜜说起自己也有和小A一样的问题,但她的处理方式,却和小A不一样。她的老公也是个不爱看电影的人,两人的第一次约会,对方就因为看电影犯困,从头睡到尾。小A不解地问,“难道你不生气么?”
“我当然会生气“,闺蜜说,”但我发现他确实不喜欢看电影的时候,也就不再强迫自己和他去做这件事情了,因为我们还可以一起做其他的事情,比如,钓鱼,K歌。”闺蜜告诉小A,她只是接受了对方的喜好,觉得没必要因为彼此喜好的不同,而发生争执。她接受他不喜欢看电影,但是喜欢钓鱼,于是两人一起钓鱼的同时,又衍生出另一个让他更愿意参与的喜好,就是唱歌。
闺蜜会把看电影的事情,变成和朋友的聚会,一起分享影评,一起畅所欲言。这样既不会让自己只纠结在不能做什么,而是会扩大了去看,自己能做什么。她能和朋友购物,下午茶,电影,瑜伽,也能跟老公,钓鱼,K歌,散步,旅游。闺蜜不是把喜好故意融合在一起,而是分成你的和我的,让彼此有空间的同时,也有相融合在一起能做的事情。
在与伴侣交往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做所有事”的怪圈里。我喜欢吃辣,我也希望你和我一起吃辣;我喜欢刺激的蹦极,我也希望你和我一起去蹦极。我们会不自觉把对方变成了另一个我,只为了找到两人的相似,证明彼此才是最合适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存在两个完全相似的人,只可能是部分的合适。
不必你每个喜欢的事情,都必须与他相同,而是可以有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差异。换个思维去看,你们的差异,正是你一直以来没看到的新世界。通过与他的相处,你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会注意到的地方,体验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双方的想法都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有不一样的表述。
因此,一个良好的矛盾,无关输赢,而是在于是否信任与接纳。你需要看到你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也需要从根本上去接受他的个性和兴趣。爱他现在的样子,即是爱在当下。找到彼此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找到自己可以和朋友做的事情,你的生活就会变成,是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并充满体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