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进五层——以读<三国演义·空城计>为例》和《正反五层读书法的再应用:解读咏史诗<赤壁>和<题乌江亭>》两篇文章在豆瓣网站发表后,获得了较为热烈的反应和好评。但是,也有网友在转发文章时提出质疑:“读小说或史诗用这种方法或许大有裨益,但是阅读哲学呢?阅读政治学呢?还需要深思。”我回复到:“欢迎转发。您的疑问很有价值,我会找时间写一篇阅读哲学的应用。”现在,我选择一篇难度更大的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来应用正反五层读书法解读一下,以践回复之诺。
关于正反五层读书法,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对其理论和方法有过详细的阐述。现在重新概述一下,为解读这篇佛经打好基础:读书的过程,是读者以自己的知识、经历、情感、能力、悟性等等不断对文本进行解构,再重新建构出“自己的作品”的过程。一本书写出后,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属于读者。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其解构和建构能力的不同,收获自然不同。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不同时期,其解构和建构能力的变化,收获也会有所变化。读者读书是一个不断深入解读“原文本”、逐渐创造“新作品”的过程。关键是要深入文本:入得深,方能识得高;入得深,自能建得多。读书可进五层:进入正面——进入反面——超越反面——超越正反面——超越文本。
下面就逐层进入文本,深入解读此经。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佛法甚深微妙,佛经深奥广博,本非一般人可以解读的。特别是浓缩了六百部大般若经要义的《心经》,更是深不可测、妙不可言。以下仅是笔者个人的解读,不过是个人读书有所得有所悟而“创造的新作品”,既不敢妄言符合佛祖本意,更不敢说已解佛经深义,只是千百年来恒河沙数解读中的一个,不过是以个人粗浅的知识、简单的经历、诚实的情感、微末的能力和低下的悟性等等对《心经》文本进行解构,再重新建构出的“自己的作品”,只是为证明正反五层读书法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读书方法提供一个个体的例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第一层,进入正面,读懂经文意思,认识世界本空。
《心经》虽然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佛教经典,有太多的人可以背诵全文,但也有太多的人没有读懂经文的意思。有一个朋友把《心经》背得滚瓜烂熟,但竟把文中的“舍利子”当成佛骨舍利子来理解。问她跟从的法师为什么经中这样说,答言你背就行了、背多了自然解其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佛教义理的专业难度太大,而且读懂文言文对现代人来说也是一道需要迈过的门槛。本文重点是介绍读书方法的应用,不可能对经文逐句详细解释,只能对主要内容概括理解。
本经是通过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强调解脱无碍的智慧称“观自在”、强调寻音救苦的悲心称“观世音”)与“智慧第一”的佛弟子舍利弗(玄奘译为“舍利子”是遵从中国将贤人尊称为“子”的文化习惯,鸠摩罗什直译为“舍利弗”)之间对话来宣讲佛教帮助世人出离生死苦海到达解脱彼岸的大智慧。
首先讲用“五蕴”的佛教思想工具看世界,结果一切都是空的,就像射灯透过迷雾一样可以看透世界的本相:一切皆空。不仅眼睛看到的一切是空的,而且身体感受的、头脑思想的、行为造作的、内心认识的一切都是空的(佛教的“想”与“识”的区别可用现代哲学的“情绪”与“观点”的区别类比),都不过是人的感官与外在现象发生关系的集合,并不存在客观存在的实体,更不存在生死、垢净和增减的差别。其次深入讲不仅用“五蕴”思想工具,而且用“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思想工具看世界,结果都是空的,而且这些佛教思想工具本身也是空的。所谓没有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没有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的“十八界”,没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没有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既没有大智慧本身,也没有用大智慧审察的结果。这是佛教非常难懂的哲学思辨:可以看到世界本相是“空”的大智慧本身是“无”。这是用思辨的方法深入阐述空的彻底性。再次讲由各种思想工具构成的大智慧的效用。它可以度脱一切苦厄,可以让有情众生去掉内心的牵挂、妨碍、惊恐不安、错乱妄念等等,实现出离生死的解脱;可以让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觉悟者,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最后是大智慧的密说。这是佛教的神秘部分,普通世人无法理解,也不需理解,只需要无条件信仰照念即可。对大智慧能理解的人可以悟理入门,不能理解的人可以信行入门。只要入佛教之门,就一定能获得解脱。
用一句话概述心经,就是空观世界观。一个人如果接受了空观世界观,能自觉运用空观世界观来观察、思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实现了思想解放的第一步。
第二层,进入反面,联系社会现实,立足世界真有。
观世界不能代替行世界。世界观的改变只能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路径,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现实的问题是客观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的,仅仅停留在观想的思想层面是无法解决的,还要找到现实的资源、获得现实的工具、运用现实的方法、开展现实的实践。这就需要从空观世界观中走出来,进入它的反面,即进入现实性的真有一面,可以概括为悟空执有。不如此,就不能理解佛以教理深浅的大小船只救渡世人的根本义,也不能理解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牺牲义;不如此,就是悟空而执空的“断空”,反而堕入“见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不如此,学佛就成了逃避责任的借口,空观就成了不作为的遁词。
从佛教历史学的角度看,佛教是印度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的一种宗教,目的是创造一套拯救世人的思想工具;从佛教神学的角度看,佛教是永恒(无始劫以来)的佛祖幻形入世救人的一次行动,目的是拯救世人出离现实苦海到达解脱彼岸。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佛经,立足现实,悟空执有,拯救世人,都是佛祖的初心。学佛,不是为了简单获取关于佛教的知识,而是为了实践佛祖的救世初心,在思想上要悟空出世,挣脱红尘世界名缰利索的束缚,但在行动上要返身入世,开展拯救世人出离苦海的实践活动。
第三层,超越反面,展开时间维度,理解世界终空。
人生有涯,问题无穷。涉世越深,就越会发现,在有限的人生中,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有限。有太多的问题,或者资源缺乏、或者手段不足、或者办法不对、或者时间不够,或者由于其他偶然的莫名的原因,总是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再超越反面,从悟空执有超越到执有悟空层面,进一步把握心经的空观世界观的原理本义,以放下寻求解脱。在有限的人生时间里,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了拯救世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拯救没有或拯救多少,自己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拯救,因为众生都有各自的因缘果报,无法强求。只有把问题交给无限的时间,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世人无论积累多大的福德,都会在无限的时间里耗尽;世人无论造下多大的恶业,都会在无限的时间里消尽。佛从无始劫来就不断地幻形入世救人,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世人仍然在苦海中挣扎?道理就在于现实的无限问题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蹴而就,而需要无限的时间逐步解决。在现实的问题之上,加一个时间维度,从一个历史过程看问题,就会理解世界的本质是终空。佛祖创造出许多接近无限大或无限小的时间概念,如“刹那”“劫”“无始劫”“不可说不可思量”等等,就是要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无限的极端,教导人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有限的人生时段里。中国古人讲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也是一个时间跨度上的“空”,只是没有佛经的时间无限的“空”更彻底。
第四层,超越正反面,全面把握人与世界关系。
正确地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行世界,也就是人要在全面把握与世界的关系中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以心经为代表的空观世界观为我们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空”,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的基本观点却是“有”。两者谁对谁错?或是全对?还是全错?但这个疑问本身是伪问题,哲学不是科学,没有对错的选项,只有异同的差别。这就需要超越正反面来理解心经的思想内涵,认识到这个“空”不是绝对的空,不是静止的空,是过程的有,是暂时的有,是包含有的空,是暂有终空。这样,我们开展认知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能建立起一个超然的态度:成不足恃,败不必馁。佛教的原理接近微积分,一个个善的意念言语行动积德,无论多小,积累起来就有无穷大的福报,一个个恶的意念言语行动造业,无论多小,积累起来就有无穷大的祸患。反过来,无论存有多么大的福报,被一个个恶的意念言语行动造业微分下去,终化为零;无论造下多么大的祸患,被一个个善的意念言语行动积德微分下云,终化为零。真正读懂心经的人,自然会在动态过程中、在现实行动中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真正信仰心经的人,自然会在成功面前保持清醒、在失败之后不失斗志;真正实践心经的人,自然会以无我之心行动、以有我之志担当。这才是我们读心经的意义所在,才是我们解心经的正确路径;而读心经读得万念俱灰,进而消极避世,解心经止于万事皆空,进而逃脱责任,只求自我圆满,是违背大乘佛教根本宗旨的愚识错路。
第五层,超越文本,客观认识佛教价值。
自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以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外在的世界由两部分组成: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人之外是已知世界,已知世界之外是未知世界。人对已知世界是用科学来把握的,对未知世界对宗教来把握的。基于科学和宗教,人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理性思考形成了哲学,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形象表达形成了艺术。已知世界的边界是随着历史的进步,特别是科学生产实践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但是已知世界越大,未知世界也就越大。对未知世界的把握问题就永远存在。宗教随着人类的历史产生而产生,并没有随着科学的发达而消灭,原理就在这组关系之中。宗教是人类最高的精神需求,佛教是世界七大宗教之一。真正读懂了佛教的核心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就超越了文本本身,也就掌握了进入佛学思想宝库大门的钥匙。佛教是一套伟大的思想体系,它的众生平等思想、它的缘起性空论、它的因果循环说、它的解脱自在论、它的四谛说、它的六度论、它的六道轮回说、它的八识说、它的八正道、它的十二因缘法、它的三十七道法以及它的密宗学说等等都为平衡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思想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