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二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管理上经常用到,那到底什么是规范呢?
名词意义上的规范:即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包含流程、程序、制度、标准等。
动词意义上的规范: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等。
形容词意义上的规范:如公司的管理很规范,这篇文章行文比较规范等等。
人们对规范的遵守有三个境界:被迫、认同、自觉。我就拿遵守考勤制度来举例吧。
有的人不迟到,是因为怕迟到被罚,被扣钱,这就是被迫遵守。比如,我曾经的同事小刘经常迟到,严重扰乱了科室的工作秩序,主任怎么教育都没用,制度也成了摆设,没办法,主任只有拿出“绝招”,迟到一次罚款500元。
嗨,这招可真灵,可能是不守规矩成本太高,从此他再不迟到,但每次都是卡点进办公室。小刘目前的状态,就处在被迫遵守的层面。
有的人不迟到,他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组织就该有规矩,组织里的人就该守规矩,这就是认同遵守。
这类人,思想上对规范有敬畏之心,能够认同规范并遵守,组织中大部分人都处在这个层面。
还有的人不迟到,是因为他已经形成了好习惯,一心想着如何工作做好,这就是自觉遵守。
比如,我院肛肠外科L主任自觉遵守查房制度,每日二次查房,不管刮风下雨,常年就这么坚持。有时候手术做到很晚,他仍然晚上10点去病房查看手术病人。
查房制度已成为L主任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他不需要任何外界因素的作用就能自己遵守,这就是遵守规范的最高境界。
反观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规范的执行也经历了两个阶段,从起初的认同到现在的自觉。
刚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基本处于对规范的认同阶段,能够发自内心地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十年以后,随着我对工作的热爱,以及情感的投入,规范也成为了我的习惯。
直到现在,退居二线的我依然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着各项规范。比如,虽然我现在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单位不再考核,但我每天仍然坚持早上7点到科室,我的自律也影响到身边的小伙伴们。
所以,被迫遵守的人,是用力在工作;认同遵守的人,是用心在工作;自觉遵守的人,是用情在工作。你的规范达到哪种境界,请对号入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