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庆山老师的文字,已有几年时间,之前真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对世事和人性这么看得清晰明了的作家,是经过一位作家朋友推荐,才知道庆山老师,她原来的笔名叫安妮宝贝。
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每个星期三更文,平时除了读她的一些书,也非常期谢她每周三的发文,大部分都是新写的文章,偶尔发些她之前的旧文。
她写的文字非常入我心,有一份共呜和共情,总能打动我内心某一处想表达的话。
庆山文章的一段文字这样写道:“一个女子白皙、面容清净、眉清目秀,过着优裕富足的日子,却又聪慧、温柔、娴雅,而且渴求佛理、向往修行,在我看来,这是很大的福报。觉得好看的人,心一般也比较大方。”
对这段文字深有共鸣,第一眼看见某一个陌生人,对Ta有一份好感,面目慈祥的人,心地一定善良,人也大方。
所以,在生活中我喜欢和长得好看的人做朋友,纵观年过三十以后,一路走来所结识的人,都是心怀慈悲且又爱心的人。当然也并不是说长得不好看的人就不慈悲,我喜欢的是一见钟情的眼缘。
年轻时也曾看走眼,那只说明当初年少慧根浅,被一些假相迷惑了双眼,修心没建成,也不懂细节之处见人品,那时的自己纯洁得如一张白纸,眼里都是美好,那知人心会变的概念,更不知人性的复杂。
当年,爷爷教我的一些相学也都抛在九宵云外,五十岁之前的我一心努力工作,做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周围是仰望自己的人,也有些拍马屁之人,真不知道世间纷扰,但还好对人都是一视同仁,公私分明,并没有把自己高举头上,更没有以权谋私,才有了后来的善果。
五十后退休回归家庭后才感觉彗根之门打开,爷爷的那些教我看人看事的话又从九宵云外飞回来,仿佛冥冥之中爷爷在护佑着我的周全。
比喻曾经把借出去的钱讨不回,就好似爷爷在耳边说,收不回的钱那是别人在为你挡灾难,人生也就少了一道劫,听到这话心就坦然,破财消灾也是一份福报。
年过半百的自己,突然有一天心门像打开一样,很多识人看事的慧根飞出了心门,不是很好的朋友我不会去说什么,以免误解。
回归家庭后,很多以前所谓的朋友也渐行渐远了,因为我知道,我对某些人来说不能创造价值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这是人性我也是可以理解,自古道人走茶凉,弃官一身轻。
但有些朋友仍念就我曾经的好,若有事找他们帮忙,仍是鼎力相助的,对此也万分感谢。
庆山在这周一篇文章中写道:
大概只有在年轻时候真正竭尽全力地努力生活过,爱过,看过这个世界,在中年考验来临时,心里才会有结实的定力。已做完了很多事,并曾经努力地把它们做好、做完全。完成对自己与他人的责任。也完成对自己的萃取。那么,当人生自然过渡到秋天,走在路上看到落叶萧萧,身边认识的人不时传来去世或得病的消息,时代变迁,往事如梦,面对身心转换意识更替,并且爱别离、生老病死之苦如此真实。生活此时才露出它冷静深远的原貌。一切光怪陆离而漂浮的肥皂泡碎裂无踪。只有在这样的处境中,人才是往生命的真实处又深入了好多程。
今年特别关注七八十岁老人的现状,他们的年老也是自己快面临的一天,前天申请去某老年中心做志愿者(分文不收),不知是否成功。
庆山老师的文字有一种人性和世事通透的力量,也正如一位读者评论:
晚上好,庆山阿姨 ❤️
又到了我最期待的周三晚上,听着舒缓的音乐,看着这些文字,内心无比的平静。我真的很喜欢夏摩山谷这本书,它带给我平静和力量,总是想让我一读再读,时而会想流泪。
觉得当下的生活太过于快节奏了,每个人都在被信息裹挟,被半推半就的走,但在走的时候我需要了解自己是走向哪里的,或许并没有答案,但是我心里要清楚。现在我越来越正式自己,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减少不必要的急躁,我越来越爱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想越来越好。变得更好,让自己接受很多知识,见天地也见自己。
我这里最近开始下了雨,如果不在学校里面的话我很喜欢下雨天……期待国庆假期快些到来,这样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做更多想要做的事情。想去逛逛一家书店, 我想会探寻到一些很不错的书 ❤️祝安好。
是呀,生在信息满天飞的时代,被信息裹挟,被短视频诱惑,如何做到心静,做到宠欲不惊,是现代人的心智。
所以常在夜深人静非常怀念旧时那无忧无虑、人心淳朴的时光。
庆山的文字是一束光,它照亮了自己,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如何去把那棵世俗的心修得光亮些,去掉一些浮躁功利的杂质,人最终还是得做到质本洁来还洁去,留下清名于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