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两全,两重,一个性,一根本
23 5 4 1
-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的教育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两全,两发展,创新与实践
- 面向全体学生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
-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官,养,只鸡
- 更新教师观念
-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 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 讲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中
-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 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学生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 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根据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 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应期望学生,鼓励学生
- 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
-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掌握知识,还要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完整的人。要关注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以为着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
- 学生和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摒弃小大人的观念,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呵护孩子的童心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构建学生主题地位
-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学生
- 学生是责权主体,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同时要让学生承担错误
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
-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
-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 教师行为的转变
-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 在对待教学上,新车成强调帮助,引导
-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 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 开展微格教学
- 进行专门训练
- 反思教学经验
微格教学
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