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0.1徒步无网后,我的日更就进入了一种歇置状态。
早上听了十点读书一篇《一个人变强,是从他的世界变大开始》让我再一次感受,内心的力量才是生命的力量。在最近一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光,也让我深有体会。
一、孩子的反应,妈妈的焦虑。
一年级的作业以数学、语文、英语为主。
数学,最头疼的莫过于不认字造成的负担。
语文,以拼音、汉字为主。虽然之前一直有陪读,但只能想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坚持指读,造成孩子还是不认识字。
英语,学校的作业是没有问题的。自然拼读的却总是有点不能完整说完,输出太少。
总感觉一直都在进行的事情,我儿子又很聪明,很容易的,不会那么让人费心。结果却总是让我抓狂。反思感觉,还是自己陪读的质量不高,凡事都在行。
小时候真的是天天陪读,再晚我也会给他读书。哪怕读的口干舌燥,还是会坚持。
慢慢的,他大了,知道玩了,玩的时间越来越多,为了让他早睡,读书时间就被压缩了。明知这样不好,但是感觉只要读书习惯不断,不会影响什么,毕竟每天还在进行。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开始认字,为了让他认字,在阅读时候,我会指读,也会让他刻意认几个字。后来他是拒绝的,多数时候,他会说,读就读,不要问。那种情况下,焦虑就会上身,感觉你就得认几个字,才有效果,陪读这么久没有出结果,急了。
直至昨天的我,可能还做了同样的傻事。大人的急功近利在孩子身上只会造成不想要的结果。庆幸的是,孩子依然喜欢每晚睡前阅读。但愿自己不要再充当学校的角色,而只是一个母亲的角色,让孩子多多练习,真正爱上阅读。
没有不聪明的孩子,只有没有刻意陪伴练习的父母。
二、孩子有压力
如同我们从一杯茶一份报的单位跳槽到一个忙到四脚朝天的公司一样,新上学的小豆包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自由,课业变重了。
午休时间短了,还有可能被作业占据。床没了,趴桌上睡觉,还会被其他人说话声吵到。(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让老师头疼的)
每天没有了玩耍时间,几乎变成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儿子向我抱怨过,妈妈,为什么你现在总是对我大吼大叫?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能按计划完成,温柔妈就变成狂躁妈。儿子不喜欢这样的妈妈,感觉自己委屈,更多的或许是压力。
我只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情感背后是忽视了培养他对时间与精力的概念,重要的陪他一起,而不是下指令。
三、陪伴方式有问题
以前别人说他们什么都不做,全身心陪孩子,我们都感觉有这个必要吗,大人以身作责,孩子会有样学样。为了孩子完全没有自我,没必要。
仔细想来,重要的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自信与能力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得全心陪伴,上了幼儿园,并不代表他已经能独立了。而我们总是感觉他长大了,比昨天应该懂事了,却忽略了他的基础。
以前每次读书,我爸都会说,你每天读的眉飞色舞的,你让他读呀。我真的会受我爸的干扰,让孩子读,但孩子真的会痛苦。所以一下变成我们俩个人的痛。
教育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孩子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不要拔苗助长。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他会有自己的成长时间,我们只需精心播种、培养,收获只是时间的问题。
四、孩子需要鼓励。
至今天,第一次陪作业,不管如何收场,都会有个小插曲。
我本来只想鼓励,结果就变样了。用爸爸的话说是变成言语刺激。初心是好的,但是方式、态度、行为却总会带出伤害。
坐在跟前,看到他一会说吃东西,一会玩玩,一会脑袋走思,反正没有抓紧时间写的的时候,真的是压不住的火与手啊。
儿子抗议过,妈妈,你为什么总是事后对我说对不起?
妈妈总是太情绪话,我害怕已经影响了孩子,男孩还是要多些爸爸的陪伴,孩子需要男人的处理方式。我要做就是控制自己,不要太啰嗦,少提别人家孩子。用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
陪孩子一起经历,感同身受,让他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与成长,让他自信满满。
刚小学,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起步,或许我过于担忧了。养孩子是父母的修行,在修行的路上,不断的修正自己,只愿我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品格。让他的世界变大,让他的内心多一些坚定与自信。
“感恩你选我做你的妈妈,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