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记(3)

随记(3)

作者: 麦兜爱吃叮当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6-14 16:14 被阅读0次

你如何看待孩子的底色,决定了教育的方向

儿童诗鬼才谢尔·希尔弗斯坦写过一首有趣的诗:

我问斑马, 

你是有白条纹的黑马, 

还是有黑条纹的白马? 

斑马反过来问我, 

你是个有坏习惯的好孩子, 

还是个有好习惯的坏孩子? 

你是个有时邋遢的干净孩子, 

还是个有时干净的邋遢孩子?

……

它就这样不停不停不停地问, 

而从此我再没向斑马问过它的条纹。

我读完沉思良久。从自己和身边朋友、网友们身上,我能明显看到这种分歧:

我常常说:孩子的心都是向好的,父母老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陶行知先生践行的“四块糖”教育,就是把孩子当成“有坏习惯的好孩子”,尽量理解、尽量尊重,发现优点、正面引导。

可每次都有人会跳出来反驳:不对!孩子就是自私、爱偷懒的,只有破坏力而没有建设力,或者只能在外部约束下才能发挥建设力,他们学xi连三成力都没用到呢,要是家长不逼,那就不学,还傻乐。

这类父母,把孩子都当成“有好习惯的坏孩子”,或者纯粹的坏孩子,去施压、规训、猜疑、责罚。

这两种观点的不同,是大前提的不同,更是价值观的不同。

相信孩子底色是“好孩子”,更容易放下焦虑。既然孩子这张纸是鲜艳光明的,间中有一些挫折,并不会影响他的人生。相信孩子,本身就会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发孩子的自尊,往往不会令父母失望。

相信孩子底色是“好孩子”,也是成长型思维的体现。哪怕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勇于接纳,相信一切都为时未晚,一切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善,永远坚定支持。

无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陈鹤琴,还是特级教师魏书生、于漪、李镇西,他们教育过成百上千个学生,都依然坚定把学生当成“好孩子”来教育。

只有那些认为孩子都是“坏孩子”的人,会用犯罪心理学来指导教育,会崇尚打压、严厉、管制甚至以暴制暴。

大学的时候辩论赛打过经典辩题:人性本善VS人性本恶,那时候觉得双方绕来绕去秀口才没多大意义,人本来就有善有恶,两者交融并存。直至做了教育者,发现这个问题真的太重要了。

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立场,也是我们教育的起点,终将把我们引入不同的方向。

相关文章

  • 2021-10-19随记(结

    随记(一[https://www.jianshu.com/p/690ba7d3fc11] 随记(二[https:/...

  • 【读书笔记】富爸爸:发现你孩子的财富基因

    读书前 看书随记 1 2 3 4 5 读书后

  • 随记(3)

    有互加,每天都充满力量!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真幸福! 只是今天由于某些原因,村里的一根电线杆...

  • 随记3

    一次次被介绍给不同的女孩。大部分是没说几句就不再聊了,过些日子也就断了联系。很少打电话,总感觉不熟悉时,电话并不是...

  • 随记3

    或许若干年以后你才会发现当初你无比怨恨恨不得下一秒就要长着翅膀飞速逃离的地方成为了无论如何在你心底都再也回不去的天...

  • 随记3

    g说,“和对的人在一起才是想要的生活,和不对的人在一起,那就是过一天算一天”。 我觉得g说的真对,理想就是不妥协,...

  • 随记3

    今天似乎在工作上比较平淡,几乎什么正事都没有干,上午对了半天的数据,下午帮别人解决了下问题,修改了下日志加日期,修...

  • 随记-3

    心再坚强,也不要独自飞翔

  • 随记 3

    有的时候人的孤独并不是生理上或者心理上而是精神上,如果说吃透一本书可以明确我未卜的前途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生火...

  • 随记3

    2017年11月11日 【1】今天剁手节,买了一直想买的又非急需品但是以后也肯定要买的东西,其他东西选选看看,不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pz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