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某一夜的月光,又走出来,人生的经验亦然___林清玄《月光少年》
在看《月光少年》之前,做了几件事:因为一个投资项目与合伙人争论,有点小不愉快;微信上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刚刚吃过饭,要陪上大一的女儿看电影;我的女儿在书房的电脑上专心上网课。我过去给她送点心,她嫌我多事,打扰了她学习。
坐在客厅沙发上,忽然觉得很没劲,没来由地烦乱。发了一会呆,瞥见林清玄的《不恋过往 不负流年》,随手翻开,第一篇便是《月光少年》,有心没肺地读下去,全当放松身心。

文中讲述了“台映试片室”,也谈到了他的同学导演的新片《月光少年》。
作者回忆自己年少时代为了接触艺术而做的种种几近疯狂的行为——到处打听能够免费接触艺术的渠道。比如为了省钱不买票,去看舞蹈和戏剧的彩排;看各家试片室的放片;即使不得不买票,也买最便宜的位置去做最前排的空位。但是长大之后,作者从事了传播工作,有了先天条件,反而没有时间去看片子,而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位子空着。随后作者写道自己的同学,说是少数真正对电影有热情的人。
孙衍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
我想作者想说的“少年”的含义是原始的,朴素的,纯粹的。而“月光”是皎洁的,清纯的,浪漫的。“月光少年”就是我们最初的,最干净的那份追求。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折磨,社会的侵染,少年变老成了,纯粹变污浊了,浪漫也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因为从前那种非常人文,非常艺术,非常纯粹,非常理想的少年情境已经回不去了。”

正如我和合伙人,我们最初在一起是因为爱好相似,兴趣相近,然后想在一起赚个钱。如果不是脾气秉性相似,还会有合伙的事情吗?但是我们后来还是越走越远了;我那个陪女儿看电影的朋友,相信她的少年生活中,对电影也有纯纯的喜爱。只是因为加进了母爱的因素,看电影成了次要,陪孩子变成了重心;我的女儿,她喜欢学习,而我总觉得学习很累,于是各种慰问,各种弥补。初心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但是初心虽远但并未死去,还时常跳出来揭开我们冷漠内心的硬痂,让血流淌。于是我们重新体会到了痛,以及痛苦中的一点快乐。这让快乐令我们兴奋,兴奋我们没有彻底死去。
我们走进某一夜的月光,又走出来,人生的经验亦然。
虽然“生命是不断在变化和移动的”,但是无论如何变动,愿初心还在。他日归来,依然少年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