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四年,杜甫赴洛阳应试。兜里还揣着他最爱的肉夹馍,和不多的几个开元通宝。那年他25岁。一无所惧的年龄。却败给了年轻,败给了一条发着诡异的光的草鱼。
他落第了,于是他漫游齐、赵,那时也不要漫游费,途经泰山,山上信号也一样的不好,寂寞的只能写诗。
于是写下了这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人说: 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其实当时,他就是想跟人聊聊,说说他的过往,说说他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但是一个25岁的单身狗,谁见谁别扭。
那些住不起旅馆的夜,他在彻夜不眠的荒野,船屋,有太多时间思考未来。
后来他写了几首诗,圈了一些粉。
那些颠沛流离没有wifi的夜,其实每一个都比现在更黑。
只是在年轻的时候,总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只是这颗心,要在未来的日子里,像剥洋葱一样,被生活一层层的剥掉,只剩下眼泪。
少年回家是兴奋,
中年回家是感慨,
老年回家是心酸,
或许更心酸,是再也回不了家。
一如李白,在千年的月光里,越走越远
大历五年(770)杜甫在长沙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是在他那次落榜44年后。
那一年,他依然喜欢装逼发朋友圈,依然喜欢蹭名人,曾热度,李龟年依然能把费玉清甩在千里之外,喊崔九老公的,不比喊王思聪老公的少。
那一年,长沙的臭豆腐依然smell smelly;taste tasty。
那一年,杜甫老了,时过境迁。
如果他和那个少年时的他,肩并肩的在一起,只能天阴,无语。
和李龟年在江南相逢的,落花时节,定格在唐诗里。
杜甫死于相逢的第二年,这一首便成了压轴。
那些漂泊的诗歌,带着易碎的灵魂无处安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