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人”?“坏人”?

“好人”?“坏人”?

作者: 丫头利贞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17:23 被阅读0次

          周末闲暇,看《普京传》,看到作者写到“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柳德米拉选择普京,无疑是正确的”——正确的吗?2013年6月6日,在结婚30年之际,普京和柳德米拉向媒体宣布,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这一出乎意料的消息立刻引发了舆论地震,普京的“硬汉”形象顷刻间受到质疑,各种道德批判纷至沓来。

    “好人”?“坏人”?

          突然想起上周给食药监系统厅局级官员演练,当记者问“是否会对组织散步的人秋后算账”时,扮演公安局负责人的学员回答说:“我们一定会依法依规地进行处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大概是源于儒家的“仁政”思想吧,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二元道德评价的思维方式,遇到某个事物/问题/现象,往往习惯性地归因于道德水平高低,用道德来贴标签,比如,“好人”或“坏人”;“君子”或“小人”;“有德”或“无德”。

          最突出的体现是在传统戏曲的脸谱中,才子一定是白净的,英雄一定是大红脸,铁面无私的包拯,脸必定是黑乎乎的,不如此似乎体现不出其直爽刚毅,勇猛和智慧。于是,在很小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看露天电影,不时地会扬起头问一句:这个人是好人吗?哪一个是坏人?

    “好人”?“坏人”?

          那个时候,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好人和坏人就像是在人脸上刻了字,一目了然。那么,按照这个思维逻辑,普京是好人乎?坏人乎?

          好人也会办坏事的,反之亦然,“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白日焰火》里有句名言:“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的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秘密,有多少隐隐作痛?又有多少不堪回首?

          而有些事物/问题/现象中并没有道德因素,不属于道德判断的范围,这个时候做道德批判,显然也是没道理的。比如,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在这句蜚声天下的、奠定了英国外交立国之本的话语中,如何解析出道德因子或元素?

    “好人”?“坏人”?

          以道德为标尺来判断好人与坏人,在某个时代达到极致,那时的人们被逼到了裂缝之间,在左与右的博弈,退与进的拉锯,集体与个人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位移中激荡,直到最终彻彻底底失去自我。

          而今,时代在变化,在呼唤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简单的以“好人”“坏人”作为划分依据和道德准绳的管理思维千万要不得,因此,我在点评的时候说: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作为一种修辞,说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有变化、有节奏、富有语言的音乐感,但作为政府官员的表态,却很不合适,因为你很难为上街的群众以及散步的组织者是“好人”还是“坏人”确立一个科学的评判标准,法律肯定不是,因为即使某个人犯了罪,你也不能因此认为他就是一个“坏人”。而如果没有评判标准,这句表态就流于一句空话,没有存在的任何必要。当然,如果因此被公众指责管理理念陈旧,就更加是背道而驰,适得其反了。”

    “好人”?“坏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人”?“坏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zk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