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王朝,被册封为留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1292c4d110e202b.png)
01、出身名门,一心为国复仇
张良,战国末年韩国人,他长相俊美,如同女人一样漂亮。
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aabf36a03fdb0ea.jpg)
公元前250年,张平去世,张良还年轻,没有在韩国朝廷任职,韩国破灭后,张良还有私家仆从三百人。
张良在弟弟死后没有办理葬礼,而是将全部家财都投入反秦事业,征求刺客行刺秦王政,为韩国报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acdfeefcca0b157.jpg)
02、刺杀秦王失败,名闻遐迩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礼,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
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f61f7cecdde18ba.jpg)
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a4fb51c99562827.jpg)
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
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2e0fbac5f336419.jpg)
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ac7df8aadd864cf.jpg)
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bbf5f4a4240da55.jpg)
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8126d181dcf6fee.jpg)
秦始皇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使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6dd1c3f7269f118.jpg)
03、张良拾鞋,得兵书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
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291fc2d0ce53f9d.png)
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74cb9aeccfd2052.jpg)
张良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bd02d4120799077.jpg)
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一里多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
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55bd00ae0e4ce16.jpg)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已等在桥头。
他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34a6ca784594293.png)
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
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e897c9ce4d24206.jpg)
那老者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说罢,扬长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84eb7f3af77e293.jpg)
04、张良反秦,跟随刘邦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
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26697ca93318d1c.jpg)
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
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7c27ceed76fe0e6.jpg)
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
两人相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ef9bc57797ba678.jpg)
于是,张良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
05、张良扶持韩王,收复韩地
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共商大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a853513b68a7d69.jpg)
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dfec0968b413f80.jpg)
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462e74907ba9612.jpg)
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游兵于颍川附近。
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06、劝刘邦拿下宛城
208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
刘邦军队抵达南阳郡,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563830d591278b0.png)
张良认为不妥,虽然急于进关,但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
不拿下宛城,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3c46764e7db08e3.jpg)
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
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e357c00a581c493.png)
07、张良献计大败秦军于蓝田
随后刘邦率军抵达峣[yáo]关。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
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d3f1e4d47bb5191.jpg)
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叫刘邦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
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刘邦依计而行,峣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b6513ae9e506d1f.png)
刘邦卻听之,张良却认为只不过是峣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
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叫他们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
刘邦率兵向峣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7c194be14505491.jpg)
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峣关,穿越蒉[kuài]山,大败秦军于蓝田。
08、劝刘邦远离诱惑,与民约法三章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珍宝异藏,忘乎所以,以为可以尽享天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b9b14d1fbb0fee7.jpg)
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刘邦根本不予理睬。
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
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d9b1469e1c94f61.jpg)
大军刚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桀为虐了。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 ”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规劝,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于霸上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8e9373628a8cd20.jpg)
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
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8caec48a6bbc7c5.jpg)
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
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c88bb174597e3f8.png)
09、张良找项伯疏通关系,缓解楚汉矛盾
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
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74d17e00740762b.png)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
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决定向刘邦辞行再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5d09c80e3cd1071.jpg)
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问:“这可怎么办?”
张良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be72e6799610aab.png)
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
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入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入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848b6ff9f768deb.png)
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eb1d17ce136bae0.jpg)
听了刘邦一席话后,项伯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
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10、陪刘邦赴鸿门,保护刘邦全身而退
刘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机四伏,张良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60d4005f17cc349.jpg)
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
不料我侥幸先入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e704782348b817b.jpg)
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
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0aa50302e858215.jpg)
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顿觉理屈词穷,项羽款留刘邦会饮。
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玦,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b879b58982bf48e.jpg)
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 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
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7d603d167f754a3.png)
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
项羽见樊哙是一条好汉,命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给他,樊哙站着一饮而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875c9005ed38dfb.jpg)
再劝再饮,樊哙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他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
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坐下来,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f8830f3d3f2c2ca.jpg)
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入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
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11、张良把金珠给项伯,项伯为刘邦请求封地
不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
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ddcd1412b20bfe3.png)
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
刘邦心中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劝阻,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582b6cf2926f9a1.jpg)
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
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0e0b7f03951baf5.jpg)
12、明烧栈道,暗度陈仓
张良送刘邦到褒中,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
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592818424deb993.jpg)
刘邦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
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edb78b535f89c72.jpg)
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平定三秦后,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60206e9aa8d07cf.jpg)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
张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c615190b680511e.jpg)
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叮嘱项羽一定要严加防范,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
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
13、刘邦得意忘形,兵败彭城
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他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4f7614e74361b47.jpg)
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97fd754878daf29.jpg)
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
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反而得意忘形。
整日置酒宴会,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45d836464102c34.jpg)
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父、妻被俘,与张良等数十骑狼狈出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f7d85cedf090a5f.jpg)
14、张良利用矛盾,连兵破楚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张良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
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现在与项羽有了隔阂;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41312340f695426.jpg)
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a63a9646c411eab.png)
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
刘邦听罢,认为这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caf4a0666d7aa7d.png)
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大败楚军。
15、借箸谏阻分封
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渐渐难撑危机,刘邦询问群臣有何良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86b084de4a2616a.png)
谋士郦食其献计分封六国,他觉得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愿为臣子。
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听,并问此计得失如何。
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他指出: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9a0bc1680b104e6.jpg)
他觉得刘邦不能能控制项羽,更没有办法致其死地,这样做很危险。
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
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2127b08901be4d7.jpg)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
16、授印齐王,拢住韩信
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势如破竹。
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欲自立为齐王,使人禀告刘邦求封。
他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c07c83d40670736.jpg)
刘邦一听,不由得怒气上冲,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久困于此,朝夕望他前来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
陈平与张良清醒地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ef322859e3c833c.jpg)
陈平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刘邦亦精明,反应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
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
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
授印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和权宜之计,居然笼住了韩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828433466b52f57.png)
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
17、建议灭楚,韩信和彭越,没有赴约,刘邦惨遭失败
前203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
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
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5258798bf78cb91.jpg)
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
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
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否则放楚东归,必将遗患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54d023c9e5f70da.jpg)
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刘邦率大军追击楚军至固陵,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惨遭失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d480199e49422ae.jpg)
18、建议给韩信和彭越分封疆土,最终打败项羽
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不胜焦躁,便问身边的张良:“他们为什么没有如期前来?”
此时,张良对韩、彭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忙答道:
“楚兵既将灭亡,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没有确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来赴约,原因正在于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2dc3dc81c3e8cde.png)
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
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
两个月后,韩、彭果然派兵来援。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5cb32567a4617f1.png)
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0486fb94cf87d1b.png)
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19、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前202年二月,刘邦称帝,史称汉高祖。同年五月,汉高祖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
刘邦本想长期定都洛阳,齐人娄敬从西域返回洛阳,求见刘邦,陈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劝刘邦定都关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3d5bd879cd04ceb.jpg)
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多是六国旧人,眷恋故旧,却纷纷陈说建都洛阳的好处,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
只有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他觉得洛阳虽有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不是用武治国之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31e031aac17dd2a.png)
关中则左有崤函之险,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
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方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c9f64a49d11b6fa.jpg)
如果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出征队伍的补给,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他觉得娄敬的主张正确。
张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负重望,又深得刘邦信赖,因而汉高祖当即决定定都关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ddba478a9049772.jpg)
20、建议刘邦安一仇而坚众心
汉六年正月,刘邦大封包括张良在内的多位功臣,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
一天,刘邦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573a9c99d530f41.jpg)
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要谋反?”
张良答道:“陛下起自布衣,是用了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
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萧何、曹参您喜爱的人,而诛杀您生平所仇怨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e734959da4e7fc1.jpg)
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
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
刘邦忧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您平时最憎恶的,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
刘邦答道:“雍齿与我有故,曾数尝窘辱于我,我想杀了他,但他有不少功劳,所以没忍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730da795f38e153.png)
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会安心了。”
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邡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91f143aadf574c3.jpg)
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
张良此举纠正了刘邦循私行赏的弊端,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动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6f513d7a55fac65.jpg)
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建议聘请“商山四皓,保住太子之位
在汉朝建立的第五年,一场新的政治危机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
高祖十分宠爱戚夫人,并察觉到自己的原配夫人吕后存有异心,大有取代他称王的迹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c6e70ebd96d9b69.jpg)
之前已经把吕后为自己生的儿子立为了孝惠太子,为了防止江山改姓,高祖就打算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为他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听到这个消息,朝中的大臣们都感到十分震惊,于是纷纷上书,劝高祖打消改立太子的念头,也丝毫没能改变高祖的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c94f738931e701f.jpg)
吕后非常着急,一旦太子被废,她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自己想要掌控朝野的计划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眼看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吕后实在是走投无路,最后只能向张良求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e27514505230a4d.jpg)
张良觉得光靠嘴上劝解是根本没办法让皇上改变心意的,如今只好请‘商山四皓’出山来帮忙了。
他们每个人都超过八十岁了,各自都坚持着自己的气节,也都很清高。朝廷给他们分封爵位,他们也不要,而是跑到了山林里隐居了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32e1fcd5c0b7cdb.jpg)
皇上派人恭敬的请了他们好几回,他们也没有出山为官,他们在皇上的心目中仍然只至圣至贤的大师。
吕后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立即让太子去寻访四位老人,请他们出山辅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6c88257e133c1f1.jpg)
太子的至真至诚果然打动了四位老人,于是就随太子一起入宫,紧紧伴随在太子左右。
这件事很快就被高祖知道了,得知伴随在太子身边的那四位老者就是自己请了好几次也请不来的“商山四皓”,不由得对太子刮目相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cd6d8a8f90de581.jpg)
高祖觉得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了,翅膀也硬了,纵然是自己也已经奈何不了他,之后也就再也没有提过改立太子的事情了。
张良建议太子聘请“商山四皓”站台刘盈,成功保住太子刘盈之位,储君稳定,保证了大汉王朝早起权力平稳过渡。
21、功成身退,修道养精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在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0b71571c7effec8.jpg)
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
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496f8f6baa78972.jpg)
张良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目的已达到,很满足。
张良亲眼目睹了彭越、韩信这些当年曾经为建立汉朝而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们,各个的结局都很悲惨。
张良深悟出了兔死狗烹的哲理,张良就辞去了朝中的一切官职,回到家中不问世事,专心修道静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89a88c6a4041000.jpg)
吕后一直感念张良对自己的恩德,在他辞官以后,仍然经常到家中来拜访他,劝他想开一些,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张良最后还是听了吕后的劝告,并没有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0f9b8f44ff922d8.jpg)
公元前186年,张良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在家中安详地去世了。
他死后,吕后非常伤心,之后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文成侯,来纪念他为汉朝建立的不朽功勋。
网友评论